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李韶华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北城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3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电流和电路

姓名

李韶华

所在工作坊

初中物理1

工作单位

高平市北城中学

年级学科

九年级

教材版本

沪粤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核心是学习什么是电流,如何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2.本节课的电流,是对后面学习的知识起到关联作业的知识,为后面知识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小灯泡、小电动机、门铃、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经学了电的知识,通过对电流的认识来了解如何做功,为后面几章的知识起关联作用;

2. 学会电流表的使用,能正确的使用电流表;会测电路中的电流;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连电路比赛 引入新课

   学生实验1:以小组为单位使桌上的小灯泡发光。在动手实验之前,教师请同学们注意:

  1.绝不允许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

   2.开关在接入电路时要断开!

   3.最先使小灯泡发光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教师:小灯泡发光说明有电流通过,刚才同学们连接的是一个完整的电路。(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进行

教师:关于电流和电路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教师汇总后确定本课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电流的形成

   演示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分析P10055-l问题。验电器点荷转移问题。

   总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教师补充:实际上形成电流的电荷有两种(正电荷、负电荷),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正负电荷反向定向移动。

   问:此处的电流与刚才所连电路中通过小灯泡中的电流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析总结:此处的电流的存在是瞬间的,通过小灯泡中的电流是持续的。

   问:如何获得持续的电流?

   学生结合刚才的电路连接情况总结得出:有电源,电路要闭合。

   学生实验2:连接电路使发光二极管发光。

   出现的问题:为什么在电路的连接正确的前提下却有的小组的二极管发光;有的小组的二极管呢不发光?

   教师启发:把电池的两极更换或更换发光二极管的接线方式。

   现象:不发光的小组二极管发光而原来二极管发光的小组却不再发光。

   问题二:电流的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1.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

   2.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总结得出结论:1.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正极──用电器──负极;2.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教师:一般用电器如小灯泡对电流的方向没有具体要求,但发光二极管却只有电流方向连接正确时才会发光,因此会出现刚才的问题。

   教师提问:小电动机对电流的方向有没有要求?

   学生实验3:连接小电动机

学生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现象并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无论电流方向如何小电机都能正常工作,但转动的方向却因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教师:通过三次连接电路,你们认为电路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问题三:电路的共同特征

   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1.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电源:供电的装置,把其它能转化为电能。如:电池,发电机等。(多媒体课件介绍各种各样的电源。)

   用电器:用电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它能。如:灯泡、电动机、电铃等。

   导线:输送电能的导体。

   开关:控制用电器工作。

   2.电路的状态: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

   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

   教师提问:实验连接电路时,当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的用电器却不工作,你应怎样分析?从而找出问题的原因?

   学生讨论解决。

   学生实验4:连接小电铃(锻炼学生的连电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今天我们连接了4个电路能不能用作图的方法把它们画下来?

   问题四:电路图

   1.介绍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

   2.请同学们画出刚才所连电路的电路图。

教师引导:电路图呈方块形,符号大小要适中,美观易分析;导线连接要到位,符号要准确,除开关外不留断口,规范;电路图与实物图要吻合,设计安装要一致。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演示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分析P10055-l问题。

学生分析总结:此处的电流的存在是瞬间的,通过小灯泡中的电流是持续的。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电流的概念比较抽象,讲解时学要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如:水流)类比电流,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电流,掌握电流。

二、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先教方法再让学生探索,然后教师纠错的教学方法,能起以下几方面作用:

1.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4.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助于学生活用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

七、教学板书

1、电流;

2、电流的符号、单位、电流的换算关系。

3、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老师评语

首先是按照模板要求提交的。教学设计内容详实,符合教学实际,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