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李麦忠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北诗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1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初中体育课篮球教学案例

课题名称:初中体育课篮球教学案例

姓名

李麦忠

所在工作坊

体育

工作单位

山西省高平市北诗中学

年级学科

九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篮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是篮球中应用最广泛的运球变向技术。它简单实用,经常练习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提高手控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在本节教学中、手脚协调配合与保护球动作.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知识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并能运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

     3、情感目标:有创新、敢于表现自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初中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可塑性大、好奇心强。本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发展还不平衡。他们对篮球较感兴趣,但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体育锻炼习惯尚未形成小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有待培养。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学流程】

一、 新课导入,调动情绪。

  师播放cuba主题音乐《相信自己》。

  师:同学们知道课前音乐是什么比赛的主题曲?

  生:(大多数)cuba。

  师:同学们能列举几个你喜欢的篮球明星吗?

  生:(七嘴八舌)姚明、巴特尔、刘玉栋……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本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项新的篮球技术——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科学训练,将来一定能为班队、校队的篮球队员。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憧憬着美好的蓝图,达到了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

二、身心准备,诱发兴趣。

  1、“抓尾巴”游戏。

  师:在上篮球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下“抓尾巴”游戏,好不好?

  生:好!

  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要求及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安全。学生分四大组一对一分别在四个半场区域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学生区域散点尽情游戏,一个个反应快速、灵活机敏、既激发了兴趣,又为有球变向做好了身心准备。]

2、“跟我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随着《灌篮高手》的音乐、节奏来做“跟我学”。学生很急切地拿起球跟着教师做动作。

  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指在让学生熟悉球性,发展左手运球技巧,增强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进一步为变向运动做好准备,教师可以先做几种主要的球性练习后,启发学生自创球性练习,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三、循循善诱,掌握技能。

  师:同学们能不能在原地左手运3次后换到右手3次。(师生示范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生:简单了。(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

   师:很好,接下来,请同学试一试在行进中完成换手运球。(师先示范行进间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学生分成四个区域,由运球走逐渐过渡到运球跑来完成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师:好!刚才同学们都练习得很好,但是哪位同学能回答我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在什么时候采用?

  生a:在突破时。

  生b:在上篮时。

  生c:在运球时。

  生d:在遇到防守摆脱时。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尝试一下在消极防守时运球体前变向突破。

  学生两人一组,分别在四个半场区域进行练习。

  [学生练习很认真,一部分同学能完成老师的意图,但大部分同学体前换手变向运球遇到防守后不能完成或出现背向、侧向运球等不正确的动作。]

  师: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挂图。

  师讲解答疑,出示图解并进行示范,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改进技术动作,学生认真听讲、观察、相互讨论,指出相互间存在的不足,小组练习。(变向运球时动作要快,运球高度要降低,蹬跨、转体探肩要迅速,注意保护球。运球队员欲从左侧突破时,先用右手运球,吸引对手向右移动,这时运球队员突然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向左侧变向运球,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用肩、腿护球,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运球超越对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的技术,有些小组体前换手变向运球成功突破后上篮,而有些小组练习一定次数后兴趣有下降趋势。

四、巩固技术,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想一想,除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变向运球方式?看谁用变向运球成功突破上篮次数多。

  学生开始练习,有些小组自动地相互挑战和比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指在巩固技术,拓展能力,展现自我。]

五、整理放松,恢复身心。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拍手歌”的音乐节奏一起唱、一起跳吧!学生们围成一圈唱歌和跳舞,身心愉悦,模仿动作,完全放松。教师小结,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布置课后内容,安排器材回收。学生有序归还器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后自觉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注意科学锻炼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课后反思】

  本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动作,时间安排较合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科学,师生互动频繁,示范讲解的时机较适宜,学生人人参与,个个都动了起来。但在教学中也存在几点不足,对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不深,还没有完全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框架;语言讲解不够精炼,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不够;学生的思维还需进一步激活,学生之间与小组之间的自评和互评还需加强。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同学们知道课前音乐是什么比赛的主题曲?

 数)cuba。 生a:在突破时。

 

 师:同学们能不能在原地左手运3次后换到右手3次。(师生示范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生:简单了。(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

  

  学生分成四个区域,由运球走逐渐过渡到运球跑来完成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生d:在遇到防守摆脱时。

师:好!刚才同学们都练习得很好,但是哪位同学能回答我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在什么时候采用? 生b:在上篮时。

  

生c:在运球时。

 师:很好,接下来,请同学试一试在行进中完成换手运球。(师先示范行进间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科学,师生互动频繁,示范讲解的时机较适宜,学生人人参与,个个都动了起来。但在教学中也存在几点不足,对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不深,还没有完全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框架;语言讲解不够精炼,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不够;学生的思维还需进一步激活,学生之间与小组之间的自评和互评还需加强。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