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毕学雷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永录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3-01 13:47:24    浏览数( 4 ) 【举报】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色彩常识

姓名

毕学雷

所在工作坊

初中美术综合实践1

工作单位

高平市永录乡中学

年级学科

七年级美术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因为只有一节课的安排,色彩基础理论不可能做全系统的学习,所以内容的选择围绕着怎样调色展开,色调、色彩情感、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等问题只能留待今后适时解决。

新教材的优点在于,没有给教学规定必须要讲到的知识点或必须要执行的教学模式,而只是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给了教师较大的发挥空间,只要不脱离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组织教学材料。 颜料使用的学习,也是一种对美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随着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广,例如水彩笔和油画棒,学生使用颜料的能力严重退化,导致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甚至用颜料调配不出很简单的颜色,严重妨碍了学生对色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系统的学学调色的相关知识,也算是补补以前的漏洞。

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框架,感觉自己对色彩的认识有升华,即可视为达到教学目标。调色方面,目标设定为体验,所以安排了任意复色的练习,而把其它练习列为选做,体现分层次教学。并不要求学生通过一节课能把颜色调得非常准确,只要学生在今后调色时,不感到特别的盲目,能够进一步在自我学习中提高,就达到目的。这节课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学习打下基础。

对一些技巧的学习,如填涂和水分的掌握,交给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了解与调色相关的色彩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色彩体系的初步认识;体验用毛笔调色的过程,探索并总结水分的掌握和颜料填涂的要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1、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原色、间色、复色、色相、色相环及特性、明度、纯度、色立体、补色及补色效应。

2、通过分析色相、明度、纯度与色立体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体系性。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经验,学习水分的掌握和颜料填涂的要领。

4、其中的关键点是复色复色既是核心,又是其它知识的联结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学习和调色体验,巩固所学相关知识。

1、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提问、举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形式,学习原色、间色、复色、色相、色相环及特性、明度、纯度、色立体、补色及补色效应等基本概念。

2、通过演示,了解调色的基本规律和要领,并认识本课所学概念对掌握调色方法的意义。

3、通过学生练习、自我总结、互评和交流,体验和巩固学习内容,培养自我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分工协作的意识和习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1、初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逐步形成逻辑思维的认识和思考方式,开始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关系产生兴趣,知识和规律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产生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

 2、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随着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广,例如水彩笔和油画棒,学生使用颜料的能力严重退化,导致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甚至用颜料调配不出很简单的颜色,严重妨碍了学生对色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系统的学学调色的相关知识,也算是补补以前的漏洞。

 3、初一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选定的教学内容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概念能学懂但技巧难掌握。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导入新课

二、启发探究

1、提问原色和间色的概念,并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深化对这两个概念的学习。

2、提问色相环的概念

3、提问引出复色

4、学习色的基本属性,讲解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概念。

5、学习补色的概念,并通过色相环分析补色效应及其产生原因。

6、引出色立体的概念,学习色立体。

1)色立体的概念。

2)出示色立体模型

3)讲解色立体的意义

7、学习调色的基本方法

三、课堂活动

调色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比并记入各组的学习记录,要求学生课后做完其余的练习,其中任意复色一题必做,其余选做。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观察一组美术作品

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启发探究

1、提问原色和间色的概念,并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深化对这两个概念的学习。

2、提问色相环的概念

3、提问引出复色

4、学习色的基本属性,讲解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概念。

5、学习补色的概念,并通过色相环分析补色效应及其产生原因。

6、引出色立体的概念,学习色立体。

1)色立体的概念。

2)出示色立体模型

3)讲解色立体的意义

 

 

 

 

 

 

 

 

 

7、学习调色的基本方法

 

学生分组回答

 

 

 

学生分组学习:色相环的渐变性和循环性;原色在色相环上呈点状分布;间色在色相环上呈线段状分布

学生分组学习:复色同时含有三原色成分;复色在色相环上呈面状分布

学生分组学习:色相是色的样貌或色的名称;明度是色的深浅;纯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或饱和度

学生分组学习:色相环上相邻180度的色彩互为补色;补色的对比效应和中和效应

学生分组学习:以色的基本属性作为三个维度形成的色彩立体空间称为色立体

学生分组学习:色立体的意义a、使自然界中的色彩相互联系成为一个体系,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色彩之间的关系。

b、每一种色彩都同时具有三个属性,在色立体中都有自己对应的位置,因此能够给我们调色提供理论指导。

引导学生培养预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进一步学习色相环的特性。

在色相环上分析复色的特点。

 

使学生对色立体有更直观的印象。

使学生认识到色立体对调色的指导意义

 

 

通过调色演示,使学生体会色的基本属性与调色方法的关系。

三、课堂活动

调色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利用教师发的模板,完成四组练习,分别是明度推移练习,补色和纯度推移练习,色相推移练习和任意复色调色练习,要求学生课堂上每人先完成一组练习,组长分工协调,确保每项练习都有人做。

体验调色,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四、课堂小结

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比并记入各组的学习记录,要求学生课后做完其余的练习,其中任意复色一题必做,其余选做。

每组选派代表,通过展示台对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其他各组发言点评,水分和填涂技巧掌握较好的同学借此机会介绍自己的经验。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色彩常识

一、导入新课

二、启发探究

1、原色和间色的概念

2、色相环的概念

3、复色

4、色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概念。

5、补色的概念

6、色立体的概念

1)色立体的概念。

2)色立体模型

3)色立体的意义

7、调色的基本方法

三、课堂活动

四、课堂小结

 

老师评语

很好

评语时间 :2017-04-13 01:16:52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