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晋锋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陈区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4-06 11:35:42    浏览数( 18 )

 

11.1认识电路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整个电学的开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摩擦起电,二是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教材安排“实验探究”等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体验摩擦起电现象和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情分析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本节刚接触电学,虽然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些实验结果超出他们的预想,这就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同时,由于电学现象很抽象,在由现象分析原因的思维过程中会出现困难。21教育网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及其原理。

4、会用本节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电现象。

评价任务

分组进行“摩擦起电现象”、“不友好的气球”等实验活动,尝试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说一说摩擦起电的性质。21cnjy.com

动手进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分析并说出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及其原理。

4、会用本节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电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两类结构或要点归纳

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

现在是电气化时代,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同学们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

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电是什么呢?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及其原理。

4、会用本节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电现象。

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P57--60内容及课件播放内容。

2.自学方法:独立看书、思考及动手操作。

3.自学时间:6分钟。

4.自学要求:完成下列检测题。

自学检测

1._______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带电体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或者说带了______

2.自然界中只存在___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_____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_____电荷。

3.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

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的转移,而不是产生了电荷。

5.验电器是__________________的仪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_______到带电体附近,同种电荷则被______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

7.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           现象。

8.ABCD是四个带电小球,若将它们靠近时,A吸引B;B排斥C;C吸引D.已知D带正电,

A           电。

9.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定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10.小泡沫球靠近带电体,观察现象:相吸,接触后又跳开,为什么?

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说出摩擦起电现象。

至少90﹪的学生能归纳结论。

3.  至少90﹪的学生能解释实验现象。

1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  2)接触带电 3)感应带电

2、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4、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2)能否使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

小结

梳理本节知识,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评语

物理学案

评语时间 :2017-04-07 09:32:35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