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焦元珍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河西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3-15 10:22:45    浏览数( 1 )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大洲和大洋

姓名

焦元珍

所在工作坊

初中地理1

工作单位

高平市河西镇办中学

年级学科

七年级地理

教材版本

晋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地表概貌,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说明通常情况下,人们把全球陆地划分为七大洲的标准。通过“读图”,分别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和位置,进而通过文字和图来介绍连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线。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     学生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
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
.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
 4
.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难点: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五带的划分和地图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涉及到若干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前几节中出现的地球人造卫星照片、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1.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师生互动 3.讨论4.课堂练习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联宇航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杨利伟)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讨论、交流

以加加林、杨利伟等事迹提出地球像一个水球的观点,使学生感觉真实,既创设了本节课的学习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互动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绘图:读课本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把这幅立体景观图绘成平面图。
 在学生画好示意图后,小黑板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意图”,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分组讨论。
  2.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
 1)请几个同学上台,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2)读图册p14世界陆地各大洲面积比较图,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位次。用口诀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出示大洲轮廓图卡片,让学生按照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在黑板上排列出来。
 4)读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彼此相连的哪四大洋?“四大洋面积”,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最小的是哪个洋?总结成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采取对比的方式,学会识别海陆分布的不同形式,重在读图识别,避免死记概念,同时注意及时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观察图的同时,了解大洲的命名,使形象记忆(轮廓)与意义记忆(名称由来)相结合,以加深印象。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通过合作探究、小组间竞赛活动的形式完成,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
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
.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
 4
.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老师评语

焦老师您好,您的教学设计模板作业内容全面,能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完成的不错,继续努力,加油!

评语时间 :2017-03-17 19:04:02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