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张艳华    所属单位:运城市垣曲县古城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1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蝙蝠与雷达》

姓名

张艳华

所在工作坊

网校整合-小学语文24坊(97 人)

工作单位

垣曲县古城中心校

年级学科

四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蝙蝠与雷达》选自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在设计上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与发现,了解科学的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自然与人类科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力量,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激发热爱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该课时为第二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本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要点。在预习中,发现奥秘。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精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学生齐读教学目标,明确本堂课的学习

 :根据教学目标老师提出两个问题,本堂课将由你们研读课文,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一:蝙蝠是如何探路的?

问题二:雷达与蝙蝠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明确问题之后,同学们自读课文  ,再次熟悉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画出描写蝙蝠探路飞行的全过程。

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

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

4、同样的方式,探究雷达工作的全过程。

5、比较分析,蝙蝠与雷达的关系。

二、当堂检测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三、知识拓展

阅读资料袋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

四、作业布置

制作一份仿生学手抄报。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呈现问题

 

学生自己阅读思考

培养学生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讨论解决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多媒体呈现确定答案

 

学生表演

加强理解

 

多媒体呈现画面

 

学生画简易图

巩固加深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学生姓名

普通话标准

表达流畅

表演能力

绘图能力

综合能力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蝙蝠与雷达

 

蝙蝠                                        障碍物

             耳朵

             天线

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

 

 

()导言:(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倒挂在树枝上休息,经常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蚊子等昆虫。这是什么?雷达(齐读),谁知道雷达是什么东西?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广泛运用于天文、气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指着图片,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新授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齐读)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飞行。


过渡:那么,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名读


: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灵巧)


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划一划。


(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


:读出蝙蝠飞行的灵巧!


:⑴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出示第二句话)谁能用疑问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表达一下我们心中共同的疑问?


 师过渡:同学们,既然我们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小科学家,来研究和发现一下其中的奥秘吧、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师问: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证明了什么呢?   (课件演示三次试验)


2、自由读,


⑴找一找,科学家第一次实验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⑶用“首先……然后……最后……”有顺序地说一说科学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3、试验结果如何?生答:铃铛一个也没想,绳子一个也没碰。


⑵小科学家们,从这个结果中你有何发现?(蝙蝠不是靠眼睛来探路的。


3.第二次、第三次试验科学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屏幕演示第二次、第三次做试验的情况)


边演示,学生边用“首先……然后……最后……”的句式分别说出第二第三次试验是怎样做的。


:结果怎么样?


教师小结:


科学家针对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做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排除了视觉在夜间飞行中的作用。第二、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写试验时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详有略,同时使我们知道写试验情况时应介绍交代什么。望同学们学习这些写作方法。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配合是什么意思?去掉“配合起来”后是否通顺?为什么不能去掉?


: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认真、刻苦钻研的精神,结论来之不易。)


: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


(2)生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路的?


找几名学生表演,再画出简略示意图。


(3)看着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4)师补充: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六、自学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的简略示意图,演一演,画一画飞机雷达工作的过程3.看着示意图讲述雷达是怎样工作的。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雷达,所以课文的题目叫《蝙蝠和雷达》     (师板书课题)


:现在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也知道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下面来做一个练习。


 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


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讲叙科学家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到原因,从而得到启迪。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安全飞行,使我们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这就是仿生学。你们还知道那些发明创造也是从生物得到的启示。(蜻蜓——飞机、蛙眼——电子蛙眼、荧光屏——日光灯  、鱼——潜水艇、松树尾巴——降落伞等)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我们该怎样做呢?联系实际畅谈。(刻苦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索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多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向科学家学习,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