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苗云    所属单位:运城市平陆县晴岚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2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拾豆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拾豆豆》

姓名

王苗云

所在工作坊

小学音乐2坊

工作单位

晴岚中心校

年级学科

三年级  音乐

教材版本

湘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重点: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能与人合作,用二声部填充式的演唱和轮唱表现歌曲。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能在歌曲学习中参与音乐律动,能通过演唱、表情及肢体动作等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通过儿歌导入、身势参与、方言渗透等手段,解决歌曲的重难点,学歌曲,唱韵味。
2.从歌词、曲调入手,抓住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并表现歌曲的音乐性。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秋天到,豆豆跳,丰收的季节真热闹。孩子们,在这收获的季节,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山西民歌。

二.歌曲学唱

(一)感受山西民歌
 1.初听歌曲第一段
 提问: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2.复听歌曲
 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3.学山西儿歌
 CAI出示 儿歌《拾豆豆》
 ①情景互动(解决下滑音)
   师:在坐的小朋友啊,都是老师最喜欢的胖丫丫俊妞妞,我叫你们的时候,你们可要答应哦!
  师生互动“胖丫丫!哎!”
 ②儿歌参与(解决节奏难点)
  引导学生在在所有叠词出现的地方通过点头来参与。
 ③身势参与(加强情感体验)
  带领学生用秧歌中甩手绢的动作参与律动。
 (邀请一位第一段表演得非常出色的学生上台来带着大家一起动。  鼓励大家想不同的动作,在固定的地方使用)
)学唱山西民歌
   CAI出示歌谱《拾豆豆》
 1.唱一唱(熟悉歌曲)
  歌曲教唱,师随时纠正演唱中发现的问题,体会山西民歌韵味,找出突显山西特色的乐句。
 2.说一说(在个别字处用方言演唱,加深对歌曲形象的理解)
  通过听老师说、唱,发现旋律和方言的联系,从而了解乐句中曲调的特点。
 3.动一动师生互动演唱,用动作解决难点)
  结合情境处理难点乐句,解决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等问题,突破难点。着重处理“一拾拾了一兜兜”一句。
 4.师生合作互动演唱二声部
  在第三句进行轮唱。“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
   ①师生合作演唱,老师加入填充式的合唱,和二声部轮唱。
   ②学生分组合作合唱。
 5.完整表现,师生互评
  完整地呈现歌曲,首先让学生自己评价,不断完善演唱,再由老师评价、总结。
.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拾豆豆》这首山西民歌,感受到了山西小朋友拾豆豆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山西民歌独特的韵味儿。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更多山西的民歌,了解更多关于山西的文化。音乐在传承,快乐在传递,希望大家每天能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金豆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胖丫丫!哎!”

情景互动

解决下滑音

引导学生在在所有叠词出现的地方通过点头来参与

儿歌参与

解决节奏难点

带领学生用秧歌中甩手绢的动作参与律动

身势参与

加强情感体验

六、教学评价设计

这堂课的重点在于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怎样唱出这个山西味儿是整堂课的关键,所以需要把前面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入轮唱等形式。在我教学过程中,之前我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频文件让学生感受音乐,通过后来的表现,我发现学生的感受并不到位,几处字头依然没有找到甩起来的感觉。后来为了更好的突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我尽量用自己的范读和范唱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在需要强调的地方还配合小幅度的肢体动作,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有助于节奏感旋律感的加强。

律动的动作,我一开始选用几个动作虽然有很典型的山西韵味儿,但是比较复杂,学生的参与性不强,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大部分学生很难做出那个味道。所以后来改用很简单的模仿甩手绢儿花的绕一下手的动作,只加在需要强调的地方,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又强调了节奏的特点,也能大大提高学生记住歌词的效果,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音乐的感知力。

七、教学板书

                               拾豆豆

        1=G 2/4                                      山西民歌

     民歌风、天真地          

                              “\ 下滑音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