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截止日期 : 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郑群竹    所属单位:运城市平陆县曹川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6-12-08    浏览数( 0 )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生活中的比

 

郑群竹 

所在工作坊

网校整合小学数学24坊

工作单位

平陆县曹川中心校 

年级学科

六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比》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和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比较困难,教材并没有采取直接给出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供了多种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比的应用”“比例等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比,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课伊始,用淘气帅气的个人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熟悉的情境,直接的导入,简洁明了。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的理念。为了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情境。

情境一:比形状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片,思考问题:哪些照片与照片A比较像学生很容易辨别出A,B,D像;C,E不像。对长与宽的关系产生了直观感受。紧接着利用附页图中的方格纸,引导学生探索这些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为了减少学生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导学生观察明确1格就是1,照片A在方格纸上的长是6,宽是4。让学生在小组里探究这些照片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并将数据整理到表格中。通过比较,发现ABD长除以宽都得1.5。像这样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还有一个新名字,叫做比。

这时我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水到渠成。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是数学教师的责任。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阅读书本第69页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并了解比的来历,品味数学文化。

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对有一些体验,同时借助图形的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重要性。

情境二:比速度。孩子们,看看谁快?引导学生思考:要比谁快,比什么呢?怎么算?速度=路程÷时间。经过计算,学生惊讶的发现:马拉松运动员真了不起!跑步的速度比骑自行车的还快。学生体会到:路程与时间相除又叫做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个比值就是速度。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情境三:比价格。在购物的情境中,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体会到总价与数量相除又叫做总价与数量的比,这个比值就是单价。通过三个情境的教学,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多次体会比的意义,突破教学难点。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趣味性、思考性、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我设计三个活动:

1、在说一说、写一写、算一算的活动中,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练习比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

2、让学生尝试用比的意义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在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画平面设计图,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质疑总结,

反思提升课堂总结是学生对今天学到知识的回顾和再现,让学生总结,学生质疑!最后课外阅读中,和学生区分篮球比赛中的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的不同。延伸课堂,学生真正体会学无止境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同学们,看课本中的淘气相片,你知道哪几幅相片一样?

学生回答积极,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各自的观察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比形状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片

学生回答积极,

利用学生各自的观察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比速度。孩子们,看看谁快?

学生积极踊跃计算

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得出结果

 

比价格

学生计算得出结果

体会到总价与数量相除又叫做总价与数量的比,这个比值就是单价。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本节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比的意义、比的正确写法及读法,比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同学们掌握情况较好。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生活中的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6 ÷4写作6 4,读作64

6 4 =6 ÷4 =1.5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