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4-15

作业要求 :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和收获;也相信通过培训,您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很大的改进。
请根据您在本次培训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收获,完成一篇教学设计。

请您应用该教学设计去上一节课,同时实时记录下这一节课。

完成之后,请您提交该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提交要求:

1.教学设计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提交,请坊主批阅时严格把关。

2.课堂实录视频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上传课程实录的时候同时上传课件。

3.有条件的老师课堂实录尽量提交视频版。如无视频录制条件,课堂实录可提交文字版,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5.课堂实录提交注意事项:

视频版: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文字版:如课堂实录提交文字版,请在提交了教学设计的后面,添加课堂实录内容。可在word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至编辑框。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宋秋荣    所属单位:运城市平陆县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1-06 09:45:22    浏览数( 0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声声慢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声声慢

姓名

宋秋荣

所在工作坊

9工作坊

工作单位

平陆县实验中学

年级学科

八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声声慢》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雨中情思”,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相似的雨景可以引发不同的人生感悟。《声声慢》是“拓展阅读”版块中《五首诗词》之一,当属略讲的篇目,但我个人认为在本单元所有篇目中,《声声慢》的文学成就最高,有必要通过讲解让学生走近“一代词宗”,感受世事变迁带给她前后期词风的变化,学会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古诗词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诵读古诗词,注重积累、感悟、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教学目标:

1. 了解词人的生平,知人论世。

2. 反复诵读,把握情感。

3. 品味语言,解读意象,感受意境。

教学重点:

1. 反复诵读,把握情感。

2. 品味意象,感受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解读意象,感受意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课前,学生要流利朗读这首词,了解李清照生平。

上网搜集李清照的生平,收集和词中意象相关的诗词,学会对比阅读。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诵读法。

3.比较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     请同学们齐诵上节课学习的《如梦令》。

2.     这首词表达了一位活泼多情的少女对花朵凋零的惋惜和对春光逝去的无奈。今天我们学习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代表作《声声慢》。(板书)

3.     过渡:如果李清照只是会叹息几句闺怨闲愁的小女子,她是不会被称为“一代词宗”“旷世才女”的。她的后期词作的成就远远超出早期,我们来看一看是什么样的时代变迁和人生遭遇对她的创作产生这样巨大影响呢?

二.了解生平,知人论世。(5分钟)

1.     多媒体出示李清照生平,学生默读。(聚光灯)

2.     请你说说李清照一生经历的最让你感慨的事。

3.     师小结(板书):亡国  丧夫   沦落 

三.反复诵读,诵中悟情。(12分钟)

1.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

放声自由朗读这首词,用一个字概括本词所抒发的情感。

(提示:读出情感,五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展示和回答。)

2.学生齐诵,老师指导。(字正腔圆,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3.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词,并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4.学生展示,读出情感及自己的理解。教师及时点评。

5.听录音范读。

四.解读对比,品味愁情。(12分钟)

1.开篇十四个字,史称“绝世奇文”,请从形式和内容上加以赏析。

(学生应答出叠词的使用,先声夺人,使词作有了音乐美,增加了婉转缠绵的情感,内容上从动作到环境再到内心的层层递进。)

2.找出词中传达词人愁情的主要意象,选取其中两种,对比《如梦令》或学过的古诗文中相关意象,说说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愁情的。(提示: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可以小组讨论后,用三五句话写出自己的感悟。)

探讨明确:淡酒——酒淡愁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过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黄花——繁花压枝,却容颜憔悴,心境悲凉。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淅沥缠绵,哀伤愁丝。

4.小结:作者笔下,淡酒无味,急风欺人,过雁旧时,黄花堆积,梧桐叶落,细雨霏霏,这些景物无一不是生愁、牵愁、助愁的,可以说是处处成愁,将词人心中堆砌的愁苦铺陈渲染到了极致,这时她发出了绝望的哀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还有亡国恨,丧夫痛,沦落苦。

.欣赏感受,熟读成诵(5分钟)

1.请大家再次静静地欣赏录音,感受李清照那穿越千年的愁苦孤寂。

2.自由朗读后背诵。(遮盖)

.方法小结,拓展延伸(3分钟)

1.鉴赏诗词方法:走进作者,知人论世;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分析意象,品味意境;熟读成诵。                                                                         

2.推荐阅读她的另外两首写愁的词作《一剪梅》《武陵春》。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白板出示李清照生平

学生自主阅读

知人论世

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

学生根据提示反复诵读

诵中悟情

分析意象如何体现愁情

联系学过诗词体会意象的作用

品味愁情,

注重积累

播放录音范读

学生感受欣赏

熟读成诵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  课堂积极发言,读写结合,发言语句表达流畅,并有自己的独特感悟。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板书设计:

 亡国恨       直接抒情(叠词的使用)

丧夫痛    

 沦落苦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20 16:50:17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