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线下专题研修活动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6-12-082017-03-15

作业要求 :

根据网络研修与本校线下专题研修活动的组织,提交第二次线下专题研修活动成果。成果提交模板见附件。(本项只需学员提交,不需坊主批阅,坊主可通过查看,收集线下专题研修活动资料,以便制作总结或简报。)

提交要求:

1.严格按照附件中的模板完成此项内容提交。

2.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作品必须为原创,与培训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本次培训最终评优机会。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该项内容,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第二次线下专题研修活动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郜育平    所属单位:晋城市高平市东城中心校    提交时间: 2017-03-06 10:31:45    浏览数( 0 )

 

第二次线下专题研修活动成果

姓名

郜育平

所属工作坊

信息技术1

线下专题研修时间

2017-2

线下专题研修地点(学校)

高平市红旗小学

活动组织者:综合组教研组组长——张腊英

活动主题: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

活动形式: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教研活动

过程描述:

教研组组长提出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由于综合组老师代课班级较多,但是每个班级的课时量较少,和学生接触较少,部分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不理会教师的教学指令,偷偷地玩游戏、聊天等。教师发现学生的这些行为后,不断的强调课堂的纪律来保证教学指令的顺利实施;但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却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不听教师指令的情况仍不断发生;而过多的强调纪律也使教学时间显的异常紧张,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并由此引发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

教研组成员展开讨论,各自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交流解决办法,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激活课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成为小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教师们眼界大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通过实际情境下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创设情境目的要明,形式要新,组织要活,时机要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直观性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多年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实现大容量、高密度的信息传递,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组建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计算机在辅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发展智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启迪思维,促进课堂教学创新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体验参与,注重对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来自生活、服务生活的数学教学宗旨。因此,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探究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成为学生实习和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课程实习和探究中时教师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尝试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既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课堂教学摩擦出创新的火花。

活动小结与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确实感受到提高教学指令有效性带来的好处,课堂上无论是学生学习配合的默契程度还是教学的质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同时也感受到课堂教学指令有效性的提高不是通过一两节公开课,或是一两次的教研活动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的实践下去。因为,无论是学生还是我们教师都需要成长的空间与时间,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总结。

活动照片:

集体活动照

本人活动照

活动成果:(如活动成果不是文字形式,请以附件形式提交。)

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总结”,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观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树立一种以活动促探索的新型教学观,多让学生自主探索,多让学生在探索中观察、类比、想象等,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 ”才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

老师评语

附件

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最新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推荐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热门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热评线下专题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