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高中英语作业四截止日期 : 2016-11-25

作业要求 :

课程:高中英语全面目标教学策略实践


作业:你是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全面目标教学观的?(至少 500字)

作者 :项目管理员

高中英语作业四

2016-11-25提交者:学员张鸿浏览(0 )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落实。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智慧的结晶。掌握必要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条件。学习英语知识是为了培养英语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不能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要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传授必要的知识,让知识尽快地转化为能力。

一般说来,知识的获得相对较快、较容易;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则相对较慢、较困难。例如,在课文教学中,要学生识记生字词是容易的,但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问题上就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的科学性教学很必要,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

对于常人来说,有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不能对学生错误的回答简单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在他们出现错误时,热心地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引导学生去获取正确的知识,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媒介。学生只有在通读文本、熟悉文本时,才能体会语言的表达特色、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也只有这样,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做法才是有意义的。这样学生的知识才会增长,能力也才会得以培养和提高。当然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只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与能力,还要有赖贯穿于整个课堂的“过程和方法”,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落实。

“过程和方法”贯穿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其实,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及世界观形成的过程。所以无论是从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培养,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转化,新课程都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等过程和方法,在“过程和方法”中完成“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目标,从而也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情感、态度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至关重要。试想,学生学习的情感冷漠、态度消极,这样的课堂教学怎样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因此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必要的。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的。那种不注重过程与方法而专注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不可取的;同样,如果只追求课堂教学中热热闹闹、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弱化知识与技能,或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教学中剥离出来,企望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老师评语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