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学校文明献一策

发布者:宋继志     所属单位:江夏实验高中     发布时间:2016-09-29    浏览数:0

 

              

长期从事心理教育研究的学者说:校园严格的管理不是不行,但学生是需要尊重的,怀疑、粗暴的方式,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而用一些轻松的正面提示语,给学生心灵以温馨的呼唤,把限制变成鼓励和激励,让他们从自己和身边人的“名言”中学到“文明”,是最好的办法.他们普遍认为,文明提示语毕竟不同于法律、法规的条款,它的功能主要是劝诫、引导.因此,在用语上就要特别注意分寸,循循善诱,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文明.

 建议在全体学生中进行过一场“文明学生用语”的征集活动.每天都在教室的黑板上沿或两侧写上一句学生自己创作的文明提示语,.比如:“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乱丢,管住的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陃习从小抹去,文明从大家谈起”,“紧紧抓住今天,不要奢望明天”之类的激励语.

修改建议:

所选角度很好,但显得太空洞!建议选择 “四个习惯”的教育引导作为切入点,结合典型事例谈建议或做法,重点谈如何做。请认真修改!

1)就寝习惯。按时就寝不违纪,爱护公物不损坏,和谐相处不斗殴。

2)就餐习惯。食堂就餐自觉收拾餐具,不将食物带出食堂;不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竹签将熟食带进校园;不在教室、寝室等人员密集区吃泡面;不在公共汽车上就餐等。

3)行为习惯。文明用语---为人谦和,见面问声好;文明交往---加强对早恋学生的教育;诚实守信---培养学生为人诚实,诚信友善的德品质。

4)卫生习惯。个人卫生勤打理,寝室卫生常打扫,教室卫生勤维护,公共区域不乱扔。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长期从事心理教育研究的学者说:校园严格的管理不是不行,但学生是需要尊重的,怀疑、粗暴的方式,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严格管理,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学生要有良好的习惯。

建议在全体学生中进行过一场“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活动

习惯是什么?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指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思维和性格的某种倾向 另一种说法是指“ 一种习惯性的态度和行为。这两种说法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可以认为是一致的。

一、 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具有强大的力量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从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到如何思考处理问题等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然而,习惯并不仅仅是日常惯例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十分深远。如果不加控制,习惯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有人说:性格其实就是习惯的总和,就是你习惯性的表现。关于习惯成就性格的说法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50年便宣称:正是一些长期的好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才构成了美德。古印度谚语也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的影响之大。习惯的力量为何如此大、为什么如此难以改变呢?就因为它们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当中。这便是人们仅用显意识几乎无法改变习惯的本质原因。习惯实际上不仅仅影响人们的个人生活,许多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实际上正是习惯引导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心理机制的改变。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习惯构造的日常行为规律。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成功的运动员、律师、政客、医生、企业家、音乐家、教育家、销售员,以及其他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他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正因为习惯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以有助于成功。

二、 常见的良好习惯

著名记者孙云晓曾提出中学生10个好习惯是:1 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 文明礼貌,公共场合说话要低声;3 遵守规则,购物或乘车自觉排队;4 尊重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5 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6 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7 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8 珍爱身心,远离烟酒不赌博;9 用好媒介,文明上网有节制;10.环保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三、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

具体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

1、 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学校和各位教师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反复强调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还可通过成功人士现身说法或学生自我体验等方式说明其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是改变行为进而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我们要不厌其烦反复强调好习惯的重要性。时间一长,大多数学生会接受这一观点的,于是就具备了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

2、教师要大力言传身教首先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思想上要明白自己行为的榜样作用,因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其次学问上要明白、要通达,要善于给学生讲明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道理。否则,以己之昏昏,欲使人之昭昭,肯定做不到。再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作到。否则说一套,做一套,缺乏人格魅力和权威性,学生是不会听从的。最后,作为教师有义务不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不断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表彰。为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多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不良习惯一一列出。然后,要求学生用好习惯取代自己清单中的每一项恶习

3、用制度约束学生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制度约束分两个方面:一是提倡积极的行为,二是抑制不良的行为。一般来说,学校都有较为完善的制度,但效果并不明显,关键是日常的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没跟上。在制度约束方面,我们要加强执行文化建设,增强日常检查的自觉性,经常检查,及时公布情况,奖优罚劣,形成风气。这一方面,学生会作为职能部门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4、通过举办各种学生活动来养成好习惯

习惯的养成在于不断的反复实践。有些习惯必须在群体性的活动中才有可能养成,比如与他人合作共事,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且通过举办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学校提倡什么,从而按此方向去塑造自己。一般有哪些活动呢?校会、班会、有关文娱体育活动、游戏、各种比赛性活动、社会调查、小发明创造活动等都可以。不在乎具体形式,关键是活动组织者要贯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理念,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培养学生不同的良好习惯。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