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同伴协作主题: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所在工作坊: 黄陂区第三中学   高中历史   0回复 1
同伴协作时间:2016-09-25 至 2016-10-20
发  布 人:喻小兵
同伴协作描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社会对人才寻求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正在不断展开。历史是一门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也是势在必行。


    作为一名工作在高中历史教学一线的年轻教师,我在我的工作中大量尝试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对此我进行了一些反思和新的探索,但困惑依然存在。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后,备课量大大增加的问题


    例: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


    备课的第一个环节:熟悉教材。再这一过程中,除了向往常一样抓重点、难点、理清线索脉络外,还要思考针对教材特点,须从哪些方面利用或补充多媒体资料。


    备课的第二个环节:查阅筛选资料。先是习惯性的阅读相关教参、教辅等书籍,接下来在网上搜索相关专题。网络提供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但因有着防止“挂一漏万”的心理,对搜索到的大多数资料我都会浏览一二。下一步才是对资料的进一步筛选,经过反复参照比较,我最终下载了一段影片《甲午风云》中的海战场面,和几幅刘公岛的图片。这一环节耗时甚巨。


    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制作课件。根据设计思路一共制作了十多幅幻灯片,穿插了一段影片、两幅图片、考虑到战场范围较大,又下载插入了一幅地图,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课件成品,从构思、准备到操作的过程,已超出了正常备课时间的三倍,甚至更多。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能够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这种准备工作。但对于那些虽然教学经验丰富,可工作任务繁重的高三任课教师或中年骨干教师来说,会不会采用这种耗时甚巨的备课方式?


    我认为备课的时间问题,是制约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缩短应用信息技术后的备课时间?如何掌握一种高效的资料筛选利用方式?如何尽快的熟悉几种应用软件的操作?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后,如何有利于学生应试能力提高的问题


    历史高考的能力目标为:识记鉴别能力;领会诠释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评价辨证能力。


    以识记鉴别能力为例:我接触到的资料,基本肯定应用信息技术后的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记忆力。其理论依据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取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取的知识能记忆25﹪,视听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就可达65﹪。多媒体教学可利用图形、动画、发声等功能,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神经,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考试和课堂提问以及与学生交流所反馈回的信息却表明,情况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并不相同。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学生确实在课堂上保持了高度的兴奋,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是在大量的视听冲击面前,不少学生求新、求快、求刺激,注意力严重分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例: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下册《新中国的成立》一课。我的课件中有两段下载的纪录片,一段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另一段是开国大典。两部分内容都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上课的过程中,首先导入新课,接下来播放这两段纪录片,在播放前向学生提出要求:以当时的新闻工作者身份,从纪录片中提取有效信息。


    这两段纪录片播放后,确实以其客观真实性,打破了时空限制,再现了历史场景,学生情绪高涨。


    但影片开始放映后不久,学生马上就发现,他们能从影片中提取的信息,实际上就是课本中表述的内容,可以以后再看课本,不用多费心思,注意力马上开始分散。学生看完影片后的想法:开国大典上怎么就宋庆龄一个女性,看来政治真的是男性干的多;这些人开会怎么不是长袍就是中山装,不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穿西服了吗……


    在课程设计中,我的本意是培养学生的概括综合能力,并强化对重点知识的记忆。但实践表明,多媒体提供信息的多层次性,似乎反倒冲淡了教材重点。


    回顾前两个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的理论基础,我发现这些理论套用在常规教学中一样成立:教师讲授与学生阅读同样是一个视听结合的过程,同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后,如何有利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做好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同时,如何做好与应试目标的整合?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后,教学过程僵化的问题


    例:高一历史,中国近代史上册《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课。我采用四段式教学法,在课件的开头部分提出几个问题:


    “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目的与实质是什么?


    这两项措施给清政府带来了什么后果?


    “预备立宪”与武昌起义有什么关系?


    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取得成功的原因?


    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第四个问题较为关注,并由此派生出几个新的问题,第四个问题应先于第三个问题讲述,或与第三个问题穿插讲述,还应鼓励学生就几个新的问题展开思考。


    但我的课件设计是顺序式的结构,只能按顺序播放下去,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统一,只能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件流程上来,很难根据课堂情况而有所变通。


    以上几点只是我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直接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所做的粗浅的思考与探索,个人体会难免有诸多不足。权作抛砖引玉,望专家同仁能帮我指点迷径。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