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尹华龙 发布时间:2016-12-30 浏览数( 2) 【举报】
新课改下的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几乎占据了整个高考语文分值的“半壁江山”,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实力,争取在考场上“一鸣惊人”,让阅卷老师对自己的文章“一见钟情”,也便成了我们很多同学魂牵梦绕的期盼。可是莘莘学子们怎样才能心想事成呢?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这就要求我们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课堂作文教学中务必让每一位学生明白:“高山流水”奏和谐之音,方能动人心弦,出奇制胜。
毋庸讳言:“高山流水奏和谐之音”的确是学生们走向作文成功之路的金钥匙。然而如何让同学们去理解并自觉地应用到自己的课堂写作实践中去,则是我们老师们必须去完成的任务。其实日常作文并非文学创作,通俗地说作文也就是说话,只不过是有艺术性的说话,并通过文字把它记载下来。因此只要在写作中学会了艺术性的表情达意,也就能创造出一种较高的境界,而这种与众不同的高境界便称之为“高山流水”,高境界自然得高分。可是怎样才能让同学们达到这种“高山流水”的境界呢?我认为老师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引导:
一、培养高尚的写作理念:在阳光下绘生活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学生作文的优劣往往首先取决于他们的写作理念。理念正确了,目的才会明确;目的明确了,作文才有方向;方向确定了,下笔方能如行云流水。尤其在新的课程改革知己,写作的理念也必须同步更新,那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不厌其烦地去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写作理念:即每一次的写作实践都应该是站在阳光下描绘生活。可事实上无论老师还是专家常常会告诫学生好作文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话诚然没错,学生们也记住了,可是他们却常常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既然老师说优秀的作文也就是“说实话”,是“我手写我心”,那么只要我在作文中尽情的抒写甚至宣泄自己的内心情感,那就是佳作,就应该得高分。于是乎,我们这些心智不成熟的少男少女们开始借助作文来发泄自己的苦闷与不满。有同学在课堂话题作文《老师与父母》的写作时,就公开宣称:“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我活着的所有快乐就是让老师因我而气得吐血,让父母为我而发疯上吊!”也有学生在高考前写下高考反文《留给明天》:“我的明天是什么?是一张没考好的卷子!上面有老师的红×和批判!我希望一死,如果我的死能唤醒这黑暗龌龊的教育制度,能唤醒如同生离死别的高三,我愿意放弃我的明天。”更有考生在高考考场上面对《镜子》这个话题时竟然这样写道:“城市如同一个肮脏的妓女,从她白色的光影斑驳的镜子上,我看到一颗纯洁如处女的心灵,慢慢冰冷、僵硬,在黑夜的暗沟里散发出腐烂的浓郁气息。”细细拜读这些文字,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同学所写都的确是他们内心情感最真实的表达,而且文笔优美,思想尖刻,可是最后又却无一例外的被判了低分,为什么?这些同学又失误在哪里呢?我想就因为他们在作文时缺少一种高尚的写作理念。他们知道作文一定要抒写真情实感,却忽略了这种情感应该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于是乎他们的字里行间充满着阴暗、颓废甚至死亡。因此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要学会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在课堂上不惜花时间去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写作理念,让学生明白: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因此要站在阳光下描绘生活,写和谐,写美好,写真善美。即使个人命运坎坷,处境维艰,你大可跑到空旷的田野里去歇斯底里的呐喊,去放声痛哭,但你不能把这种不幸写进作文里,去把不幸传给别人;就算你的生活中充斥着黑暗、丑陋乃至种种不公,你也不必愤世嫉俗,慷慨陈词,而应该看到其实和谐才是我们社会的主旋律。老师们甚至得让学生记住:当我周边一片黑暗时,我也必须从黑暗中寻找光明。例如有位同学在面对“节日”这个话题时就写下了下面这段文字:“我喜欢春节时,家人们团坐在一起,畅谈对新年的渴望,共着暖和的炉子,让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我喜欢七夕节时,想像牛郎与织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后难得的重逢。 我甚至喜欢重阳节,让淡雅的香味飘散在家里,想着王维登高后的欣喜与感动。……佳节共享,不亦乐乎?”读着这段淡淡而富有想象的文字,节日的温馨洋溢心头,无论谁来批阅,若不给高分,恐怕会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高尚的写作理念,阳光般的节日生活自然带来了理想的收获。
二、选择高昂的写作内容:于无声处听惊雷
有了高尚的写作理念,与之相呼应的则是文章的写作内容。如果说理念只是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那么内容就是这种内心世界的文字表露。因此在具体的课堂写作训练时,我们必须教学生学会选择高昂的写作内容:去展现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那些美好的点滴,去描写一片绿叶来映射大自然的色彩,去刻画一颗露珠来显现太阳的光辉,充分地描绘自然的神奇美丽、生活的多姿多彩、人生的五彩斑斓、世界的和谐安康,并最终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这就是说在新课改的旗帜下,我们必须让和谐的阳光洒满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举鲁迅先生的笔下“百草园世界”为例来启发学生怎样于平淡无奇中发掘出高昂的写作素材。“百草园”里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萧索凄凉,怎么写?写啥?别急,先生就有妙招。因为在先生眼中,这便是自己的乐园,野草没啥好写,写哪?写草下的世界呀!听,草下有生趣: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这里是一个音乐的世界;看,斑蝥后窍会喷烟雾,何首乌吃了可以成仙,这里又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张开嘴,纯绿色食品,又酸又甜的覆盆子,色味都比桑葚好得远,这又何尝不是一个美味的世界。夏天自然如此,那冬天呢?冬天也别有情趣,干嘛?堆雪人,玩雪球吗?太俗气,又无人鉴赏,没趣!对,雪地捕鸟!听先生将捕鸟秘诀娓娓道来,我们又何尝不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可能有同学会说:百草园为什么不写草呢?是啊,既是百草园,按常理该重写,可是满园野草,凄凉衰败,写之何益?因而一笔带过,而着重与野草相关的世界。有草就会有蛇,赤练蛇?大蟒蛇?太可怕!先生却妙笔生花,借助想象编造一神话故事。美女蛇的故事,神奇吧!书生纳凉,突听有人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向他一笑,隐去了!可怕吗?非也,浪漫之极,我们读到此处时,又何尝不希望自己能有那么一段神奇的遭遇。看看,原本一个孤寂荒凉的野草园,一经鲁迅先生的选择与雕琢,竟成了个人人向往的乐园,其精髓何在?就在先生对内容的精心选择上,选美好的、有生趣的、浪漫的、神奇的,加以描绘,予以渲染,从而带给我们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美妙感受。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模仿,使自己日常课堂作文的内容亮起来,响起来,从而写出让人“一见倾心”的佳作。例如有位同学在以“孝心”为话题时写了一篇名为《一束郁金香》的文章,写到女儿长大了,想在母亲节时送一束郁金香给妈妈,然而找遍大街小巷都没找到,直到午夜十二点了,最后一家花店的老板还是同样的回答:花都卖光了。于是作者写道:略一思索之后,我抬起头,微笑着,迈着轻快的脚步朝回家的方向走去。奇怪!一晚上的奔波却未能买到一束郁金香,多么沮丧之极,可为何还笑?问得好!就在小作者这笔锋一转之际达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神奇效果。花店的花全卖光了,谁买走了?儿女们呀!我们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全天下的儿女们都在抢着孝顺自己的母亲,世界多美好,家庭多和谐。自己没买到花算什么,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想到此,能不笑吗?一笑惊醒梦中人,阅卷老师心领神会,开心一笑后,必将惊出一个高分甚至满分。学生之作,境界如此之高,写法如此之妙,以小见大,意味深长,如果不给高分,怎么对得起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如果不能对这等佳作予以鼓励,又如何堪为人师?如果给一满分,师生关系岂不更加和谐?这就是用心选材,化沮丧为高昂的佳作,也是老师们开启学生作文兴趣乃至成功之路的钥匙。
三、注重高超的语言表达:于平淡中见神奇
作文无非包括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而形式则主要体现在语言上。而高境界的内容必须通过高超的语言来表述,方可交相辉映。因此老师们还必须时刻提醒学生在日常作文中注重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即注重“炼字”、“炼句”,在语言上尽量做到“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平淡中见神奇”。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评价古诗词时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我们今天的作文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语言富有神韵方能让老师眼前为之一亮,神清气爽,高境界带来高享受,高分值。如上文所举学生习作《一束郁金香》中,语言的高明就在结尾处两个词—“微笑”与“轻快”,两个普普通通的词,却蕴含了太多的言外之意,蓦然间就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再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语言同样做到了“细微处显境界”,“化腐朽为神奇”。象其中写斑蝥的几句,平淡而细微处就很有想象力:一个天真顽皮的小男孩,蹑手蹑脚跟在一只硕大的斑蝥后面,快走近时,忽然往前一扑,用力按住了它的脊背,只听“扑哧”一声,从后窍连续喷出一阵阵烟雾,伴随着小玩伴们天真的笑声,多么美妙而和谐的画面,来自哪?来自平淡却神奇的语言。我们都知道,斑蝥俗称“打屁虫”,专放臭气,原本俗不可耐。可作者称学名斑蝥,臭气不写其味而绘其形,绝妙就在此处。平平淡淡的一改,神奇的效果就出来了。相反如果我们采取白描式的写法:“还有打屁虫,倘若用手按住它的脊梁,就会‘啪’的一声,从肛门喷出一阵臭气。”真如我们所写,意思没变,语言表达却索然寡味,细细读来岂不倒人胃口。区区三个词一变,而境界全变。因此我们在教学生写作时,一定要注重通过高超的语言表达写出生气,写出激情,在细微处显现作文意境之高远。作文语言当如烛光,微小却照亮整篇习作,照出人性的闪光,照出世界的美好。
总之,作文的成功之路并非坦途,对学生课堂作文能力的培养与境界的提升仍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但在新课改旗帜的引领下,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们让每一位学生记住了——用优美的文笔去描绘世界的美丽与和谐,我们也就找到了通往作文成功之路的秘诀!我们的作文天地也一定会生机勃勃,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