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节选)

发布者:张大勇     发布时间:2016-09-24     浏览数:0

 

阅读和写作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语文教育的晴雨表。有学者将阅读教学观状描述为五个“不足”与五个“太快”,即“一曰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曰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三日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四曰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五曰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透过这五个“不足”与五个“太快”,我们分明感觉到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便是急匆匆得出一个结论,这结论是唯一的,是标准和规范,其他的一切不过是过场或陪衬,而且这过场或陪衬还是预设前提了的。

中学语文教材的“课前提示”,教参的“课文说明”作出似乎担心读者的理解力,虽然写法全面,但其中的观点见解仿佛全民公决后的集体性意见,特别是以一种刻板的口吻叙述出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宛然是一份份官方文件,叫人勿庸置疑。象对阿Q的理解,中学教材沿用至今的是五十年代陈涌《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的观点,五十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对此,北大葛兆光教授说了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标准的教科书象征着绝对正确的集体话语,这种不经论证就取得了话语权力的教科书,其实已经消泯了思考的个人性,而人文学科的研究没有了这种“个人性”“往往就失去了意义。”

北大另一位教授钱理群的《名著重读》是一本很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一读的书。这本选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进行“重读”的书中诸多观点就很不合规范,甚至不合时宜。《〈故乡〉:心灵的诗》、《关键词语所揭示的生存困境——鲁迅杂文名篇的一种读法》、《〈套中人〉结构上的套子》等篇章题目就带给人一种冲击,一种悸动。《名著重读》的价值不在于提出了多少新鲜的见解,而在于它告诉了我们一篇文章至少有两种以上的读法。

规范未必是坏事,但人文学科之精深博大,错综纷纭,没有哪一种“规范”能规范得了:对人文学科规范太多!就是让人文精神“戴着镣铐跳舞”,只能扼杀创造,培养惰性;泯灭热情睿智,滋长愚忠柔顺。

       (张大勇  旧文《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节选)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