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自主课堂的一些思考

2016-11-30  发布者:何耕田  浏览数( -) 【推荐】

自主课堂应该从学生自主预习开始,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矫正,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是个人自主预习( 自主学习)

依据教师设计的自学提纲,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在目标的统领下,完成提纲、生成本节课的重、难点,达成基础目标。

1、预习要求。学生的预习与自学的问题仍然突出: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要明确,要有:

1)预习时间要求:如果教师给学生的预习时间太短,与学生实际所需的时间相差太大,学生无法完成预习。如果教师给学生的预习时间太长,有的学生无事可做,课堂太乱。

2)预习内容范围

导学案:路子明晰,环节清楚,目标准确,活动易做、能收到体验、量适中,练习适度,

3)预习内容要求

预习内容要求可以分为三方面:

基本要求: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的基本要求。

提高要求:要求中上游学生掌握的内容。

发展性要求:对优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4)预习方式要求:要求学生预习时写在预习笔记上。

2、预习检查

对学生的预习要有布置有检查。可以采用教师抽查与小组内学生检查的方法。如果一些学生的预习没有到位,小组交流与展示时参与的较差,有的学生游离在小组外,课堂的效果较差。

预习结果检查:

教师要求:检查预习结果,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预习方式的错误。

学生要求:检查自己的预习情况,小组内督促没有完成的同学完成,学生尽可能完成发展性目标要求。

3、教会学生预习

学生不能及时的完成预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方法没有掌握,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预习过程:阅读课本完成或阅读资料完成独立完成。

其次是小组互助学习

对于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先找同伴解决。互助方式一般采用“2—4—8—n”的方式,即先“一对一”讨论,再有问题则在“四人小组”讨论,还有问题由“八人大组”解决,最后的问题“全班”一起研究解决。同伴互助使学生之间相互借鉴思考问题的方法,弥补自主学习时的知识缺憾,实现二次达标。

1、小组内交流:

课堂上,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就参与交流,交流无实效。有些问题能独立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可以两人解决的,就两人解决,能在小组内解决的不在班上解决。要建立一个“1—2—4—8”的合作交流秩序。

要求:

1) 小组互助检查,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2) 小组互助学习,解决预习中提高性的问题。

3) 小组交流研讨,探索预习中发展性的问题。

4) 小组对需要展示的问题分工与合作。

5) 对一些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班内展示交流,集体解决。

6) 互助学习中①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听、读、思、问、议、评”,亦即“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②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③重视动手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记随堂笔记、随堂练习、黑板板书及课后作业等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

2、课堂展示(组际交流  师生互助)

1) 确定需要展示的问题。(重点问题与疑惑的问题)

2)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展示的问题

3) 学生分组将需要展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时展示),其他同学交流,对展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不同的方法、思路也展示出来。

4) 学生讲述、解释课堂展示的问题。明确课堂展示的问题。

5) 教师(或学生)适时将问题发展、提高。

6) 归纳得出结论和方法。即形成观点、 形成能力。

7) 教师强调、落实。

8)课堂问题变形(变式)与训练。

3、课堂小结

课堂教学的小结是一节课(或单元)的总结与提升,是保证教学效益的重要环节。

课堂小结的方式:①学生作小结②学生与教师共同小结③教师作小结

第三个环节是课堂反馈矫正

在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内交流展示。学生通过展示使成果共享,使错误显现,使思维碰撞,使思想升华;老师通过展示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仍不会的不讲),发现问题,精讲点拨,实现三次达标。反馈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是对前面所学课的反思和总结。有的是试卷测试题,有的是以纸条的形式,有的是在黑板上总结反馈,有的是围绕这堂课的主题写收获、心得和感悟,有的是生生之间互相提问,有的是对规律方法的总结。

1)反馈矫正不要搞形式,如只设计每节课后的5分钟的检测,忽视了反馈矫正正是渗透在教学中全过程的。

2)规范要求。

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 “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当然,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不同,有读书,有思考,有练习,有实验,有操作,有观察,也有必要的切磋交流。自主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支架作用,在自主学习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上,教师提供支架作用也会很不相同,越到后来,教师的支架作用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一般地,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学习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按异质和双向选择的原则组成,组内实行分工负责制,设纪律检查员、体育卫生执勤员、噪音控制员、时间调控员、形象代言人等,而且实行轮换制。各小组自己制定规则,以优带差、以优促差是所有小组共同的规定;一般地,组长带最差的,副组长带稍差的,遇到有全班展示的机会,组长和副组长都是先让给帮扶对象,然后自己再补充。小组规则中还包括:组长实行招聘制、任期制;用流动牌控制强势学生发言次数;小组定期对内部组员和小组自身进行评价,自学、讨论、反馈矫正的方式由组长带领组员协商确定;组长可以自行决定召开总结会、反思会、批评和自我批评会、经验交流会,开展各类活动,确定帮扶对象,研究帮扶措施,实施帮扶行动等。看得出来, “平等参与”、“机会均等”已经成为当代学生的行动准则,体现了学生对个性发展和民主管理的要求。小组制定的规则涉及到文明守纪、课堂表现、纪律、创新成果等多个方面,还确定了个性化的组名,确立了小组格言,规划了小组的发展目标。小组自治和由此产生的小组文化,使得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一员,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动力。

青少年学生对归属感的需求非常强烈,归属感的满足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满足了学生对归属感的迫切需求。实行小组自治,解放了学生头脑,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构建起多元开放、充满合作与交流的小组集体文化,形成了有利于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内在凝聚力和群体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良好环境,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益。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作用和意义 

正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每个人都解决了属于自己的问题,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提高着、进步着。

互助是基于小组内外互动的“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互助大大增加了学生表达、交流、思维碰撞、展示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由此,学生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了以合作学习为主,“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