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交流

2016-11-08  发布者:王晶  浏览数( -)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碰撞之美[可以增加一个副标题,如:我的英语教学新尝试]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英语的语法,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一个个新句型,一个个新单词的用法,从深层次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从内心去探求中西文化的不同,从而求同存异,应该是语言文化学习的一个重中之重。 然而在考试这一重压之下,教师的空间被限制了,学生的空间被压制了,所以导致了当前全社会对英语教学,英语学习的种种不满。一方面抨击英语学习,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花大力气、大价钱去学习英语学习成为了一个可笑的怪圈。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审视、反思英语应该怎样教,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即使是学生在毕业多年不用英语之后,也不后悔曾经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学习英语。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笔者认为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引导性的传递西方的人文价值观[这句话有些犯当局忌讳。可改为: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人文价值观],从而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眼界,使他们能够用多角度的视点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那么,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通过对日常教学的反思,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把握,作者[改为;笔者]认为通过设置矛盾,引起文化碰撞的方式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 现以课堂实例为证,详细阐释学生在学习中的所得。在《Go for it》第九册,第二单元中有一篇课文《圣诞精神》。当学生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圣诞精神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课文进行了归纳,所以学生很容易的就找到答案,并正确回答。在这个时候,顺势就说了圣诞节是西方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那么我们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是什么?学生们理所当然的回答出了老师想要的答案春节。得到这个答案后,就进入了老师所预设的环节,春节精神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之后,就会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从最为简单的一起吃饭、发红包,再到家人团聚,一步一步,学生们得到了一个观念上的一致。 这个时候,文化冲突的地方就产生了。西方文化强调的这种奉献是一种无差别的,是一种普爱式的,然而中国这种春节精神是家族式的。在这个时候,有的同学马上就会得出结论,外国的这种奉献精神好,我们的不那么友善,有的同学就不置可否。这种文化冲突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显然不是教师所期待的。此时,笔者就抛出了另外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此种文化差异呢?形成这种文化差异的根源可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回家思考,然后和大家分享所得。 然后,通过在课后的查阅,学生得出的结论在于西方文化深受宗教影响,而我们的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家国天下的影响,形成了这种差别。这个答案,不能是否完全正确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最近的热点,问了同学,现在李嘉诚撤资中国,大家对这有什么看法?然后,通过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解读,大家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他是从小家出发,在保护自己家族的利益。然后,有询问学生们对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基金是如何看待他们捐出财产,服务社会的?除了部分同学说他们是逃税之外,大部分学生都认同他们这种做法,认同他们在普世主义影响下的奉献精神。在引导学生深思的情况下,教师问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这篇课文,进行了思考后,如何做呢?如何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我们的志愿者精神呢?“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在现今社会如何贯穿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 通过对这一篇文章深层次的研究,学生们接受了文化的洗礼,文化的冲击对他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次次的冲击能够让他们真正的形成国际思维。这种思考方式,才是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