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在讲授新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相辅相成。

2016-11-26  发布者:李玲丽  浏览数( -) 【推荐】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应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形象的语言,去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教材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例如,在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时,让学生讲述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成为第一霸主的故事;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的故事,教育学生认识到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自身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听课,德育目标也得到较好的落实。

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求知欲望、还喜欢表现自己。例如:上黑板写字是他们非常有兴趣的一件事情,适当的用电化手段,多渠道、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就能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在讲百家争鸣这一问题时,我把各学派、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主要思想。做成表格,让同学们自己归纳,总结。这样,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动脑,动手。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又如,在讲《秦的暴政与灭亡》时,让学生收集,并讲解指鹿为马”“揭竿而起”“破釜沉舟”“以一当十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成语故事,来配合了解相关史实。讨论秦朝骤然灭亡的原因等问题。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