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为“语”纵舞 “读”领风骚

2016-11-30  发布者:余文婷  浏览数( -)

 吕书湘先生曾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①王尚文先生也在《语感论》中强调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②。这些语言大家,无不在论及语感的重要性。

 谈及此,究竟何为语感?前人韦志成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他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或者说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简易言之就是对语言的敏感,如何提升敏感度呢?

 朗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一扇窗口,也是学生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如今,语文课堂教学的返璞归真,“读”树一帜、“读”占鳌头、“读”当一面、“读”掌天下的说法屡屡出现,“以读为本”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朗读训练作为语感培养的重要手段,其不可代替的作用显而易见。于是,加强朗读与培养学生语感成为语文教学的支点和重点,是语文教学亟待开拓的道路。

一、奏响以“读”为本的课堂主旋律

 语言学家德索:“语言符号不是联系一个事物或一个名称,而是联系一个概念和一个听觉形象。”这个听觉形象就必须通过朗读来塑造完成,这不仅有理念上的内容,而且包含感情上的内容,它所表达的内容比文字符号所能表达的内容要丰富的多。

 回顾汉语教学的历史,无论是京师的太学,还是乡野的私塾,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都紧紧围绕一个字——“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道出了朗读的精髓。

 因此,关于“读”的教学思想要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上,奏响课堂主旋律。站在学生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课堂上力争让学生人人读起来,增加个体读的时间。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诵读;了解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轻读;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斟酌词句地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分角色读、赛读的方法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读书的量,又能提高学生读书的质,使学生在读中品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增强语感。  

二、唱响以“读”代讲的教学主打歌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朗读的抑扬顿挫,有如旋律和谐的音乐滑尚且被众人所喜爱,雅俗共赏的朗读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呢?何况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经过作家精心思考和仔细推敲的佳作,或明朗,或秀美,或恬淡,或悲壮,都以其荡气回肠的意境打动着我们,有着启智育人的巨大作用。

(一)给予时间  充分自读    

   “书要苦读,不读不得要旨,不读不知其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语文之美。”读书贵在自感自得,但很多教师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还不如自己多讲些。课堂上并没有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很多学生预习不到位,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缺少自读感知的基础,在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听老师条分缕析,他们的理解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抒情和自身的感悟。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的到的“理”无非是教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考,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

叶圣陶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由此可知,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美,从而提高语感,进而提高语言能力。因此老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机会,老师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指导者就好。

(二)创设情境  倾情范读  

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开课伊始,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兴趣的重要手段,就是要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再配以声情并茂的范读。用感悟线牵引学生,使其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文章美感、领悟文章的内涵。

梁实秋在回忆他的语文老师时有这样一段话:徐先生教书,“首先是把原文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好象是演员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蘊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一半了。”有了情境的创设,老师的倾情演读,学生的朗读也慢慢随着课文句子的意思而变化,时而亲切、时而悲愤、时而轻快、时而沉重,那课堂上“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情况就不会再现了。

(三)挑选段落  巧妙引读

面对长文,全篇朗读已不切实际,于是,有目的有侧重的朗读成了每位教师亟待掌握的必备法宝。教师要引导学生挑选出文章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语段、描写抒情的精彩片断进行朗读,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的一遍接着一遍地读,跟着语感和作者走到一起,强化并深刻理解。

(四)辩证对待  适当齐读

齐读声势大、训练面广,便于教师集体纠错。在倡导个性化阅读的今天,齐读曾遭到封杀,甚至有还有人建议它“寿终正寝”。其实齐读就像一味药剂,既有功效,又有副作用:如在营造气势、抒发情感、辅助背诵、锻炼胆量、提高效率、组织教学等方面就有着其他读法不可替代的特殊功效;但滥竽充数及唱读现象,也会造成其副作用。因此,辩证的对待齐读,把握时机,如结尾部分,适当齐读也未尝不可。

(五)分角色读  演读一体

 维果茨基曾说过:“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意识。”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分别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除了让他们有感情地说出对话外,也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加入一些言语和动作,使学生在表演中充分融入自己对教材的感悟和再创造。这样的演读,能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读中深入探索,在读中巩固语感。 

(六)互促互进   评读结合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既然有读,就应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领悟,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不要只是强调某个字词该读大声或是读小声,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

三、敲响以“读”练感的主节奏

众所周知,汉语具有别的语系无法比拟的优势,琅琅上口,韵味无穷。要知道,汉语的声调也是一支无形的“笔”,采用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绘出不同的色彩和形状,声音的抑扬顿挫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它有助于激活思维,培养言语表达能力;又有助于想象,鉴赏能力的发展。

南宋巨儒朱老爷子当年就说过“读书之法,读一遍,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语感就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教师注意对学生朗读方法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的目标。

(一)大声朗读,提高表达能力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实有效的途径是在声音里头。”课文内容由眼入,用口读,于心记,运用多种感官、多方感知,在大声地朗读中,排除外界干扰的同时,强化记忆,更深入更专注地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这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胆小怕羞的学生来说,只要他们能大声地朗读,既可以锻炼其胆量,又可以积累语言知识,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就有了表达的基础和愿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想象朗读,提升鉴赏能力

文字的东西是书面的,只有通过大声的读出来,才能迅速地在头脑中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只有迅速地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才能更好的形成语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情趣。

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又在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从课文有效的信息中发现意境美,如教学《海上日出》一文时,要学生领悟日出东方那一刹那的景象,配上音乐,结合画面,再加以有感情的朗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海上,慢慢地将文章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渐成语感。

(三)反复朗读,培养语感能力

巴金先生曾说: “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清代唐彪曾这样形容反复吟咏朗读后可达到的美妙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可见,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经常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指导学生泛读,并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交流课外阅读心得,架起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如此日积月累,就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感觉,其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老师必须注意营造听说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才能在语感方面有所感悟。目前,我们都行走在“语感”培养的大道上,“上下而求索”,但我想,无论怎么做,我们都不能丢掉一些根本的东西——“读”,读百利而无一害,就让我们以轻重疾徐、抑扬顿挫的语调去鉴赏语言文字的美吧!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