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木兰从军》教学反思

2016-12-01 发布者:王晓红     浏览(0)

本文是一篇家喻户晓、传送不衰的动人故事。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描写了木兰从军的生动事迹,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心驰神往了。学生对于这个人物并不陌生,早从动画片中认识了。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走近人物,激起学生的兴趣?  

1、抓住中心,感受人物。  

在备课中,我熟读教材,根据花木兰孝敬长辈、对家的热爱和勇敢顽强、对国的热爱两个优秀品质,选定文章的精彩片段作为学生阅读探究的重点,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去感知课文,找到课文的中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赫赫战功、英勇善战”。通过这一铺垫,学生就有了走近这位巾帼英雄深入去了解她的基础。  

2,以读促悟,模仿表演。  

语文课突出“读”就读出了语文教学的特色,特别是“读”的不同方式,既激发了学生阅读欲望,又增强了课堂的文化氛围。如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引出本文的一个片段:“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文书。木兰见父亲的名字赫然在列,心里十分着急。她想:父亲年老多病,无法出征。弟弟年幼,还不到当兵的年龄。于是,她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内容为了体现花木兰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文章包含着一对矛盾冲突:朝廷紧急征兵与父老弟幼的矛盾。难怪花木兰看到父亲名字在征兵文书上会“焦急万分”了。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离这段历史很远的今天,很难理解花木兰当时的情感,于是,教学中,我组织了不同层次的朗读来体会花木兰“焦急万分”的心情,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细细品味花木兰的这份孝心。  

    她是怎样一一说服家人的呢?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和她对家人的热爱,此时我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  

3、注重本色,“两性”统一。  

案例中,我注重语文教学本色,引导学生学习字词,品味句意,领悟中心,培养情感。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在木兰征战的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换词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感悟木兰的应用善战和作者用词的精妙。我设计了“将士们看到文静俊美的木兰会说些什么呢?”、“讲一讲木兰从军的故事,尽量用到课文中的词语”、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的人”一系列多向互动情境,通过感悟、表达与创新,让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敢于“大胆地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们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新课程标准》倡导师生共同成长。在本案例中,,我充分感受到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自己的收获也非常大。通过本课教学,我进一步实践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然而,由于学生阅读面较窄,教师对有些问题的引导不够深入,放手不够,因而,留给学生探索的问题显得有些“苍白”。  

总之,本案例中我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依据“阅读是个性化行为”理念设计组织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由此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我会将这种阅读指导课延续下去,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细心捕捉学生们闪现的灵光、创新的火花。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