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截止日期 : 2016-11-30

作业要求 :

作业题目: 

请参训教师结合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教案)。 

要求: 
1. 撰写内容条理清晰,知识准确、设计严谨 
2. 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 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课件形式可以是ppt,亦可是微课等(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 
6. 如您有学科教学时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作业内容里,一并提交

作者 :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

2016-11-29提交者:学员成学进浏览(0 )

《小狗包弟》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
、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能够归纳写作主旨。

2、品味文本,学习其中的一两种表达技巧。
【教学重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正确归纳写作主旨。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练习与仿写,以学生共同探讨为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这是世纪老人巴金对文学的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叙事散文《小狗包弟》,感受它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

二、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1、《小狗包弟》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本文写了哪几件事情?

2 、理清脉络:讨论归纳作者情感的变化。

(悲伤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歉意)

3聚焦核心:包弟可爱之处在哪里?是谁杀了它?

包弟的可爱之处:聪明、乖巧、有情义、通人性。是作者,更是文革杀了它。

三、探究文旨
1、教师引导:在作者的这段复杂的心理历程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对小狗包弟情感的是哪一种呢?

明确: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这一句就是本文的文眼。)
2、教师提问:作者在文中又用了哪些语句来表明了自己的这种歉意的呢?试用自己的话归纳主旨。
   
明确: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箭熬。”“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本文的主旨:一般认为是,解剖自己,反思文革,拷问民族精神,呼唤善良人性;也有人认为是,探索文革灾难发生的根源。
、难点突破:开篇为何要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作者反映文革的罪恶,为何要写一条小狗?(写法研学

明确:写作手法:以小见大。由一件小事折射大时代,表现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五、总结全文。

巴金不仅在年轻时写下了《家》《春》《秋》等作品,而且在年近80岁的时候写下了《随想录》。有人盛赞:巴金是20世纪中国的良心。也正如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词所说: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4、本诗借景抒情、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教学重难点】


1、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三、体会感情,感受形象,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


—— 1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 (1)看、拍、会、登


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二)分析词的下片


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


1分钟后),大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 用典


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5、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


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老师评语

目标准确、简明、清晰,活动过程具体,层次分明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