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分享 > 正文

学习历史技能

2016-12-14  发布者:王长江  浏览数( -)

历史之万千变化有线索,万千纵横有线索。历史就是线索(联系)的交织品。基本线索就是历史的内在联系,是跳动的历史有机体中的脉搏。会抓会用历史线索尤其基本线索,是历史学科独特有之的一项能力。
  1.历史线索的分类和特点
  既然“历史就是线索的交织品”,其线索必定纷繁复杂了。善于分类,在繁杂中抓简约、以简约驭繁杂,这是认识和运用历史线索的首位基本功夫。
  第一,从历史线索的表现形式看,有粗细、长短、远近,有曲有直、有纵有横,有中外结合,等等。
  第二,从历史线索的客体内容看,有社会制度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人物活动的,地点地区的,事件过程的,派别政党的,思想观点的,历史时期的,一个国家的,一个朝代的,列强侵华的,阶级关系的,国际关系的,等等。历史的任何原因、经过和结果,都有线索存在。
  第三,从历史线索的性质和作用看,只有基本线索和非基本线索(这是最重要的分类)。通常所说的“主要线索”、“主导线索”和“主体线索”,都是基本线索。例如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线索是: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瓦解(春秋),余为非基本线索。又例如: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是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不断侵华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这种屈辱地位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斗争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的历史。经过反复的斗争、失败、再斗争,终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时,中国近代史还是近代工业、近代科学技术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四条基本线索。其它众多线索,都要受制于这四条基本线索。
  善于分类,就有了驾驭历史线索尤其是基本线索的主动权,可以比较自如地为历史思维能力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思路和方向。
  上述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因为历史线索有“三性”特点:①历史线索的客观性,即客观的存在和实在,同历史客体内容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历史线索的可知性,即可以被人们认知和掌握。人们对它的认知和掌握是主观的,任何线索都是由人“理”成的。在相同的历史内容中,人们“理”成的线索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也可能大同小异。③历史线索的限定性,即它的起迄时间、走动空间和作用范围,都受历史范畴和特定条件的限定。历史线索都有时空的跨度,但又不是“几何直线”。这“三性”可以也应当统一。
  2.理清线索
  理清线索就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抓住事件主要发展脉络,掌握整个历史事件的全过程,了解它的承前启后的关系。理线可以根据掌握历史知识的特点和要求,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法。
  (1)按年代顺序理线
  如国民党的演变线索: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1912年,宋教仁等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1916年,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日趋分化。左派由廖仲恺、宋庆龄等为代表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背叛革命,大肆“清党”,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2)按不同地点理线
  如把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整理成线索:
  在古代,南京曾是六朝古都和明朝前期的都城;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 
  1864年,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二次革命时,黄兴在南京宣布独立;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制造“珍珠桥血案”;
  193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1940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下关惨案”;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五·二O”血案;
  1947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研修分享

最新研修分享

热评研修分享

热门研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