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6-12-01  发布者:罗奇  浏览数( -)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我上的内容是数1120各数认识第一课时。上好这节课有三大难点需要突破:1、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如何关注。现在的孩子其实大都会数、会写11——20各数,也了解这些数有关的知识,我们怎样在课堂上去关注孩子的现有学习基础,是教学需要突破的。 2 十进制概念的建立。  3、学生数感的培养。
   
针对以上三点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处理好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对11-20各数的数数,我没有花时间教学生,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数物体个数,如数小组的人数、数小棒等等。又如通过看直尺读数及对数字娃娃排数、读数、比较数的大小等一系列教学的活动,都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领悟知识。
   
第二、十进制概念的建立。
   
认识11~20各数,是学生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让学生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围绕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地看出是12这个问题,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摆小棒,汇报交流,呈现出多种摆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无法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此时,我巧妙地设计了三幅画面,11根地摆,22根地摆,1010根地摆,三幅画图均以出现为2秒钟的时间,马上消失的方法,当学生对“11根地摆“22根地摆无法说出根数,感到无奈时,而10根扎成一捆的摆法却给学生带来惊喜、兴奋、成功。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设计,突破了10个一就是1个十的难点,从而理解了数的意义,建立正确数的概念,为培养数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三、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数学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教师讲解获得的而是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对此我安排了相应的活动,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数的信息,如通过考眼力游戏,让学生通过想和猜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当然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感受知识,巩固数感。对此引入时让学生数小组的人数,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又如让学生用1120的各数来说一句话,学生马上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学生这分分秒秒地思考,反映出他们对数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