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培训总结 > 正文

作业标题:培训总结 作业周期 : 2021-07-27 2021-08-26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通过网络学习,结合线下培训实际情况,对本次培训的收获和经验进行总结,撰写一份培训总结报告

作业要求:

1.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 条理清晰、行文规范。

3. 内容须为原创,如有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建议先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培训总结

提交者:学员刘瑞华    所属单位:荥阳市教研室    提交时间: 2021-08-09 17:11:21    浏览数( 0 ) 【举报】

聚焦物理课堂创新    拓展学生深度思维

            网络学习让我学习了很多名师的理念。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教科书编者黄恕伯老师的关于《提升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教学思考》;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编审、教育部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总主编彭前程老师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物理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实施》;观摩了南京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郁志芸老师、和北京清华大学物理学博士北京市亦庄实验中学物理教师的同课异构《透镜》和张世成老师基于“证据课堂”的构建的《相对运动》。不管是专家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报告,还是优秀教师展示的精彩课堂,都是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收益匪浅。

       黄恕伯老师和彭前程老师针对提升核心素养从不同角度展开,让我对核心素养又有了新的认识、深刻的理解。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相对三维目标而言,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物理文化层面对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习,但又是以具体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形成物理概念,形成从物理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即根植于学生头脑中的基本观念、科学思维、探究的意识与合作的精神、科学态度以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

       物理学科中无论是“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掌握”还是“实验的成功” 更有“内容的 拓展”“方法的掌握”“体系的形成”“对物理学家精神的感悟”等,都蕴含这丰富的物理核心的培养因素。那么作为物理教研员来说,应该思考并行动起来:自身应该提升怎么样的学科素养以便正确理解课程标准、课改理念,以便服务于老师,服务于课堂。如何挖掘现行教材中相关物理核心素养的结合点,认真研读教材制定恰当的目标。如何利用物理史及科学家研究历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更好的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互相交流学习,等等。

      彭前程老师针对高中物理学科素养,及物理学科本身的知识做了深入的诠释。给参会的高中教师指导了课标修改的方向,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从科学思维的几个方面用不同的事例引导教师如何拓宽学生深度思维。特别是对高中的课标基于学科素养做了深刻的分析及高中课标对于科学探究的修改,修改后的课标更具体,如科学探究是指: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提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核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对高中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对高中物理结合高考做了深刻的分析。使与会的高中教师受益匪浅。

        南京使第九初级中学的物理教师,南京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郁志芸老师、北京清华大学博士,北京亦庄实验中学老师景繁凡老师做了同课异构《透镜》。两位老帅的课堂设计都比较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内容自然过渡,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应用生活中情景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创设物理情境,展开科学探究,逐步构建整体知识框架。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娴熟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把规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加直观,学生更易理解。两位老师的课冲击者我们的教学理念,使我们与会的老师陷入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怎样真正的调动学生,让学生真正的 动起来,使攸关重要的。

      无锡市名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张世成老师 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基于“证据课堂”《相对运动》课。还给我们做了《初中物理“证据课堂”的构建》的微报告。张老师语言生动幽默,学生上课体验丰富。被老师们评价为“有品质的课堂,有成效的课堂,有人文的课堂”。 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探索,培养自学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他机智幽默的教学语言,自然从容的教学态度,沉稳大气的教学风格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中,张老师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然而然地培养着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学生们积极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在研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张老师的“证据课堂”的理论为我们提出新的思考,于目标的确定张世成老师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制定学习目标应落实四个维度,即:该学的(研读课标)、能学的(了解学习起点)、可教的(有资源、有情景)、利评的(外显化的证据),应多使用“能说出”、“能写出”、“能归纳”、“会总结”等可评可测的行为动词,而不宜使用“理解”、“感悟”、“体会”等难以评价的词语。教学目标应包含“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两个方面,“教”的目标应关注 “输入”的方式,“学”的目标更应关注“输出”的成效。学习目标必须清晰、可测、具体,“明确”、“明白”这些行为动词不易测量和评价,不应使用;“说 出”、“会用”、“描述”等行为动词可以测量和评价应尽可能地使用。制定教学目标切忌照搬课程标准、参考资料上的原文,更不能在目标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就 进入课堂。张老师从评价目标的设定,评价任务的设计,评价证据的种类收集的方法筛选和处理几个方面阐述了证据课堂建构的理念。张老师指出,作为物理学科的教师,必须明确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让学生学到什么,能做到师退生进,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现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让物理课曲径通幽,引人入胜。老师教给学生的是思维,不是结论;收获的是智慧,不是呆滞;培养的是学生,不是考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探究的能力,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张老师教育教学理念让我对现在我们的“教学评一致性”又有了深刻地理解。   

     网络学习、留给我们的思索确实永恒的。我会努力把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无悔的走下去!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1-08-20 21:54:04

培训总结

最新培训总结

推荐培训总结

热门培训总结

热评培训总结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