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作业周期 : 2021-07-24 2021-07-31

所属范围:计算机应用(高职)教学计划--“双创教育”背景下职校教师素养提升策略与路径

作业要求:

“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发布者:蒋一

“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提交者:学员石磊    所属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提交时间: 2021-07-25 13:59:59    浏览数( 0 ) 【举报】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石磊

自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以来,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当今大学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也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创新是一个国家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必须动力,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大学生创业的现象更为普遍,例如美国有超过20%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而来自2017年的数据统计,我国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不足5%,其中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率不足3%。此外,在创业的成功率上我国与发达国家间也留有很大的差距。美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在30%左右,远远超过我们国家。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严重不足、成功率较低,这似乎很难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环境和社会的人才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教育的重点也应因势而变。通过研究和讨论,笔者发现高校双创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题。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主动性

目前,中国的社会环境仍然缺乏支持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氛围。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对大学生发展的评价以是否能高质量就业为标准,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在找不到满意工作情况下的一种被动选择。从家庭环境来看,大多数家长思想传统保守,认为子女创业是不务正业,对创业持否定态度。从文化环境来看,我国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普遍的应试模式,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自主创业的勇气的形成。在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学生习惯于被灌输式学习,主动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较差,在创业实际中遇到困难就难以坚持下去,缺乏创新创业的主动意识。

(二)高校缺乏实战型师资团队做支撑

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有专业化的师资团队作为保障,建设专业化的师资团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升教育水平的必要条件。然而,质量较低、数量不够、专业化不强的师资队伍是限制双创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数高校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都是教育、管理、经济等方面的任课教师,或者是学生工作、就业指导的兼职教师,他们中的大部分既没有正儿八经接受过创新创业领域的培训学习,也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而且,目前学术界没有明确一个双创教育教师的准入标准,导致创新创业教师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不足。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高校对课程的设置总体上比较单一,主要还是知识传授类课程居多,课程性质也主要是选修课。课程设计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缺乏梯度式递进;课程体系结构不健全,教学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层面的训练不足。此外,大多数高校没有按照教育部规定,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当中,也并未建立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四)支撑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参与度比较低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支持和保障。但是,我国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和保障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就高校内部来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归属部门太多,无法形成开放互动的支撑保障体系。从政府支持来说,政府虽然出台了很多关于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但多数操作性不强,设立的基金也有限,创业孵化基地运营受到限制。从企业的支持来看,很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多数是纸上谈兵,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而不愿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动和项目。

三、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从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区域发展人才需求、学生自身水平和能力等因素,让教学改革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始终保证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要求间的高度配合。

(一) 转变教学观念

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的思想认知和思想水平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发挥出实际作用的基础,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创新创业观念贯穿于教学工作始终,教师应该将创新创业的新思想新举措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并逐渐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固有思维,在学习及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并勇于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选择自主创业这一就业方式。创新创业教育应针对整个大学生群体,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点燃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火种”,鼓励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让创新创业理念在学生中间不断被发酵、升华,构建出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高校氛围,发展创客文化,只有这样,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的才能被充分达成,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也能被深度实现。很多创客群都以高校为发源地,因此在高校轉变教学观念的同时,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高校的核心位置,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和必备的条件,努力推动高校创客文化的发展。

(二) 完善教学体系

培养新型创新创业人才需要配以科学的教学方案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理论框架的指引下,开展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所有创意的想法变为现实,都是在学生同时具备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前提下才能实现,实现学生自主性、自主能力的提高。例如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以通过聘请校外专家、企业管理者等来辅助本校创新创业教师。学院可以单独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学分为2分。在教学体系完善工作中,学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阶梯式教学。该学院制定创新创业培养长期方案,依照循序渐进、有效衔接的方式,根据学生层级的变化配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常态。(2)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借助知识讲座、团队合作、沙盘模拟等方法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经历创业过程、熟悉创新方法,激发创新创业自信心。

(三) 加强课程建设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工作要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基础之上,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和完善,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可被用作创新创业教学的资源,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因此进行课程建设时就要依照以上原则,对课程进行精准的设定和安排。例如,针对机械类、电气类、电子商务类等学科中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强的专业学生,开设专门的职业规划课程,开设具备针对性的选修课与必修课互补,强化学生科研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双创”背景下,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创新人才缓解就业压力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宗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转变教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与日常教学活动相融合,不断凸显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创业能力,最终实现我国人才兴国的战略目标。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1-07-25 14:12:0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