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校本研修成果的要求截止时间:2016-12-10
  2. 作业要求:
    请各位老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的要求

提交者:黄德健     所属单位: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小学鱼胡路校区     提交时间:2016-10-26    浏览数:2     

 从专递课堂说起

巴南区鱼胡路小学校  黄德健  

  20123月,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工程,探索发挥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到2015年,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普遍使用。重点通过开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网络课堂”来实现。其中,专递课堂要求集中力量开发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短缺课程资源、民族双语教学资源和职业教育新设专业教学资源,力争解决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短缺课程开课问题,以及职业教育新设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问题。

然而,经过了近三年的努力,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方面的配置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的改变,但有硬件无资源或有资源而不能充分使用资源,严重影响了当前的教育效果。所以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关键环节,也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实质上,我们专递课堂的主要模式就是同步课堂。 同步课堂基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机构空间、学校空间、教师空间进行。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确定一个播出教室和多个接收教室构成一个虚拟课堂,统一组织播出学校和接收学校,统一安排虚拟课堂课表,并组织教学。播出学校和接收学校也可自行配对,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资源共享,均衡教育的目的。这一模式的改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

 这一模式的应用,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特别是在当前教师编制按生师比进行核算的情况下,有效地保障了各个地区能够均衡地保障国家计划课程的开齐和开足。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偏僻的农村,一所学校的教育服务半径虽然较广,但是生源严重不足,一个学校仅有几十个学生,有的一个班级仅有十来个学生,按要教师编制核定情况,可能就只能配备两三个教师。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计划标准,一个年级均应开设9--11门课程。但这种情况下,两三个教师要承担几十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肯定是不现实的,于是专递课堂就应运而生。所以专递课堂的基本目的是用于帮助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开足开好国家课标规定课程。

 从2012年起,各区县逐步为各学校配置了专递课堂的设施、设备,并进行了调试。确定了有师资条件的多所学校作为现场授课点,配置了专门的录播教室和连通了互联网,安排了专业的录播人员,确定了固定的学科肯干教师作为主讲,统一了授课时间和教材,并安排了对应的接收学校作为同步课堂的客体。通过近年的试验,有效地开创了教学的新模式。但是在最后的效果上,还待于进一步巩固和创新。

 客观上,专递课堂受到现实的设备、设施、网络等相关因素的限制太多,包括对师资素质(录播方和接收方)。主观上,受到学校管理体制、师资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大。

  第一,设施设备更新太快,几年后,随着软件系统更新,原配置的相关设施老化,导致速度跟不上,本来是同步课堂,逐步变为了滞后课堂或是延迟课堂。个别录播室的音响及摄像出现了问题,音质改变,图像模糊,接收教室内的师生无法同堂授课。

  第二,网络速度跟不上。按照文件要求,播出教室应具备4M以上互联网接入带宽,接收教室应具备2M以上互联网接入带宽。由于网络营运商多方面的原因,在较偏僻的农村学校,根本达不到这样的要求,随着软件的更新,硬件要求的提高,导致网速明显下降。

  第三,信息技术师资的缺乏。专递课堂离不开信息技术,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维护人员。但是,对于偏远的农村学校而言,这样的人才就更加缺乏。虽然区县组织了信息技术专业维护的培训,但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存在了多方面的因难。

 第四、管理过程的监管不到位。专递课堂主要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开足开齐课程均衡教育问题。这一工作的工作主体是学校,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制度监管、组织实施等环节把握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个别学校在实施这一过程中,出现了空堂、老师组织不力、进度把握不一等新情况。特别是对于小学英语和信息技术等课程,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较为艰苦,家长及孩子的学习条件还与城区孩子的条件有一定的差别,其接收能力不能与城区学生在一个起跑线上,而一般情况下,直播现场的学生均是在城区学校,受到授课教师的直接关注,效果较好,反之,接收学校的学生,效果不明显。

第五、现场互动是专递课堂的短板。现场授课的学生明显能够互动起来,但同步接收学校的学生基本不能互动,就象在家里看录相一样,单方面被动接收知识。加之,在接收学校组织的教师基本是起到一个维护纪律会长的责任,故使得这种课堂的学习效果打了折扣。

纵观以上种种情况,可以说,专递课堂基本上是让孩子从程序上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能够开齐开足了相关课程,但确未真正解决均衡教育的本质问题。

介于以上种种情况,如何才能专递课堂真正发挥教育均衡的本质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硬件和网络的配置需要有前瞻性。一套专业用于教学的录播设备,价值不菲,如要配置,一定要有前沿性,不要今朝配置明日废,要让设备设施切实为教育教学服上务。教学不是追求政绩,教学是实在的育人。

二、针对当前师资不齐备的问题,可以在一定的片区内组织专递课堂。比如,同是地域近临的几个镇街形成一片,组织专递课堂教学。避免城区和农村的师资和学生差异过大的问题。其实就在城区内部也可以进行专递课堂。不一定非要在农村与城区之间。专递课堂只是一种教学的模式或是一个教学的方法而也。这个方法只要对学生有用,均可以组织。

三、组织专业的信息技术及其维护培训,要求人人过关为教学。

四、建立区级学科教学资源库。这个资源库主要由系统的学科知识、视频和课件、及教材分析、作业提示、拓展内容等多方面组成。最好结合当前微课体系,囊括所有学科的所有内容。

以小、初、高各学段的各学科的进程为体系,形成统一的网络课堂资源。各学校,各教师、各学生可以按进程提示内需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自己的教学。为广大教师推送支持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强化过程管理,内化教育功能。其它教学活动最主要是过程的知识的积累,专递课堂务必要加强对现场录播学校和接收学校参与教学工作的师生的管理。激发双方师生的积极性,扩充正能量资源,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

六、针对专递课堂交互性不强的情况,努力实现探究性学习。目前在北、上、广等地区流动运用的电子白板和智能手机互动的现代教育模式,充分在师生之间互动,基本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其主要是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智能导航工具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提供智能导航帮助教师开展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当然学生也可利用相应工具自行组织探究性学习。

附件

  • 从专递课堂说起.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