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校本研修成果的要求截止时间:2016-12-10
  2. 作业要求:
    请各位老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的要求

提交者:周明     所属单位: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中心小学校     提交时间:2016-10-11    浏览数:3     

  

影响小学生解决问题的十大因素

                                            巴南区丰盛镇小学:周 

学生普遍感到解决问题比较难,到底难在哪里?分析研究、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改进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教育教学质量。

解决问题是根据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客观事物,用语言或文字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它包括情节因素和数量关系因素两部分。小学生在解题时,需要开展一系列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这个活动过程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水平同题目本身结构特征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学生解题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生活经验的贫乏限制了解题

学生在解题时,必须依靠他们记忆中储存的与解决问题相应的客观事物的经验作为基础,然后再把这种记忆表象与解决问题所描述的情节建立起暂时的联系,这样才能让解决问题描述的情节被学生所领会和理解。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这对题意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如有这么一道题:“下图是体育场的半圆式跑道,一圈是400米,小红跑了一圈半,跑了多少米?”题中说的“半圆式跑道”如果题中没有示意图“加以说明,学生是难以想象和理解,务必影响学生解题。所以在教学时,可以用直观图形或多媒体形象地展现某条件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是必要的。

二、名词、术语表语的曲解影响解题

解决问题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以概括抽象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对题中使用的名词、术语不理解就难于从文字的叙述中获得对题意的理解,也就是无法弄清数量间的关系而影响解题。如:某电影院原有座位32排,每排有38个座位。扩建后,座位增加到40排,每排有48个座位,扩建后增加了多少个座位?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增加到”与“增加了”这两个术语的真正含义,就会造成解题的失误。所以在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比较弄清有关名词、术语的不同含义。

三、叙述形式的变化阻碍了解题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过度。他们往往用实际生活程序去理解问题。当叙述的顺序与生活行为顺序不一致时,就阻碍了对题意的正确理解。如:王平订本子用了24张纸,还剩27张纸,王平原来有多少张纸?解题时要从“用了、剩余”的数量中返回到最初的数量。这和学生的生活习惯是相矛盾的,致使解题发生困难。

四、式子题运算的定势干扰了解题

解决问题的运算方法的确定,是对解决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分析的结果。由于小学生已经习惯了“数字—运算符号—数字—结果这样式题运算顺序,一旦题中出现的数字顺序与他们相应的算式中的顺序不一致时,学生解题就感到困难。如:一个农民8天共编了112个筐,平均每天编了多少个?比一个农民,编了112个筐,需要8天,平均每天编了多少个?就要稍难些。所以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结构特征,强调全面理解题意,排除式题运算定势的干扰。

五、阅读能力阻碍了对题意的理解

实践证明,独立阅读能力差的学生,直接阻碍了题意的理解。解题时不能正确领会题中条件叙述的变化与解题列式的内在联系,容易产生单凭个别词句来确定算法的现象。如:把求剩余与求有余数除法中的余数问题混淆起来。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口头叙述算理的训练,以克服根据个别词句,决定算法的弊端。

六、“干扰因素”的出现增加了解题的难度

在小学解决问题中,有许多“干扰因素”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解题的难度。(1)不直接出现而列式计算时需要用到的数字象6个月、7天、30分钟等条件分别用半年、一个星期、半个小时等表示。(2)出现不必要的多余。如:一个房里有2排机器,左边有4台,右边有5台,一共有多少台?题中的2排机器的2是不参加运算的。(3)数字以不同形式出现。如把8面彩旗平均挂在会场的两边,每边有多少面?计算时需要先把两字改写数字2再进行列式计算。

七:隐弊成份的增加造成解题的困难

如:下面三道题:(140名少先队员在学雷锋活动中,上街打扫卫生,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有多少人?(2)某班有男生22人,女生18人,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有多少人?(3)某班有男生22人,女生是男生的9/11,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有多少人?

1)题的解答建立在两个直接条件基础上。(2)题的解答建立在一个直接条件和一个间接条件基础上。(3)题解答建立在两个间接条件的基础上。在分析这题的数量关系时,中途出现了新数,这个新数和原来的已知数该如何结合,需要通过复杂的分析综合的推理过程。所以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中间过渡性问题”,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规律。

八:多种结构形式的出现引起解题的失误

1)逆向性结构。如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它的高度是8848.13米,比

华山高6851米,华山的高度是多少米?解题时需要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思考。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可逆性联想,就会造成解题思路的混乱或乱猜、乱套解答方法。

  (2)反复性结构。如在解题时,有的数据需要连续用到两次(有的要用到两次以上)的题目结构,教学时需要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

3复合性已知数结构。如双归一的解决问题中的35只母鸡4个月共产了3640个鸡蛋是复合性已知数,由于学生缺乏思维的广阔性,解题时时常遗漏已知数的一个复合成份而导致错误。

九:智力活动水平的强弱对解题的影响

观察力敏捷、观察力丰富、思维周密、思路开阔的学生,一般来说解题能力较强,反之观察力迟钝、观察力贫乏、思维紊乱、思路狭窄的学生,解题能力差。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要通过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十: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对解题的影响

解决问题是一个艰苦细致的劳动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培养学生顽强不怕困难的良好精神品质。但有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粗心大意,懒于思考,不认真审题。所以在教学时,在扎实“四基”发展智能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转化、进步和提高。当然对教师的知识素质、应便能力、语言艺术、转化的技能技巧、课堂调控技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不断创新来适应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