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的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10

作业要求 :请各位老师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

作者 :培训管理专员

校本研修成果的要求

2016-10-11提交者:学员邓洪美浏览(0 )

巧用多媒体,实施语文审美化教学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  邓洪美

 

【摘要】  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实施语文审美化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  审美化教学

 

审美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内涵,以美的法则精心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自由、创造的审美化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最佳状态,不仅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美的情绪、感知美的形成、获得美的知识、陶冶美的情操,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开发智力。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帮助我们实施语文审美化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一、教材呈现审美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美无处不在,如《桂林山水》中的景物美、《你们想错了》中的人格美、《让我们荡起双桨》中的生活美、《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果实美……巧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充分挖掘这些审美因素,增强审美情趣,达到教材呈现审美化。在《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携带着审美信息而又不易让学生感知的话:“长期的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他长得脑袋大,身子小。难友们都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教学时,老师将“小萝卜头”的画像制成课件,“小萝卜头”那大大的脑袋和小小的身子是多么不协调啊!但是,当多媒体设备用橘黄色的灯光把这一形象投射到雪白的屏幕上时,“小萝卜头”那独特的形象一下子呈现出一种摄人心魄的美,学生的心灵震颤了,他们对“小萝卜头”产生了深深的同情,这种情感体验让他们懂得了难友们为什么是“疼爱”,而不是“喜爱”他。多媒体的运用,将抽象平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生动形象的画面,省去了教学中繁琐的分析讲解,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教学过程审美化

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可将抽象变形象,将文字变画面,将静态变动态,将复杂变简单。巧用多媒体,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好引人入胜的开头、热烈探索的高潮、严谨清晰的结尾,这种审美化的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既获得知识又增长能力。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老师先播放了一段表现小兴安岭美景的视频,学生一下子被迷人的小兴安岭吸引住了,产生了想赶快读课文的强烈愿望。课文学完后,又播放了反映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视频,让学生当“导游”,把课文中的语言改为导游词,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此环节的设计一下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富有创造性的审美活动中,最后,整个教学活动在兴趣盎然中结束。以上教学范例成功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不受时空限制,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态呈现的特点,将事物的形、声、色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审美化,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三、教学情境审美化

教学情境审美化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热爱、尊重、愉快、平等、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思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内容或通俗易懂,或生动有趣,或优美抒情,在教学这样的内容时,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手势、表情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然而,有的教材内容却比较平淡、深奥、不贴近学生生活,即使教师以愉快、期待、热情的情感投入教学,也很难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这时如果将音频、视频、投影等与教师的情感投入结合起来,就能创设出审美化的教学情境。如:《古风》一诗,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但由于诗歌所反映的生活远离我们的时代,教学中,当老师介绍时代背景时,尽管声情并茂,学生却很茫然,他们甚至不懂什么叫“剥削”。当讲到为什么丰收了农民还要被饿死这个问题时,播放了一段反映封建社会官吏欺压百姓的视频,生动的画面配上农民苦苦的哀求声、孩子可怜的哭声、官吏恶狠狠的斥骂声,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情农夫、憎恨官吏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此时,教师立刻抓住这个兴奋点,组织学生思考问题、互动交流、体验感悟……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师生的共同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现代教育技术架起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达成了一种审美化的课堂教育场。

四、教学总结审美化

一堂审美化的语文课,不仅需要引人入胜的开头,精彩纷呈的过程,更需要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意犹未尽的结尾。高质量的教学结尾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通常的结尾靠的是老师简短的几句教学小结加上黑板上的板书而完成,这样的教学结尾是缺乏力量的,不能将语文教学往纵深推进,更无美感可言。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多媒体,围绕课文内容创设情景,就能在课的结尾处将文章内容进一步拓展升华,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老师在带领学生了解了周总理简朴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平易近人的品质后,在教学结尾处,要求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同时,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配上悲痛、肃穆的哀乐,然后要求学生结合《一夜的工作》回答:为什么总理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这样的结尾音画结合,旧知与新知结合,带给学生深刻的审美体验,总理的人格魅力从此铭刻在学生心里。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审美”是手段又是目标。实施语文审美化教学,是语文的方向和宗旨,它应该是始终回荡于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巧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帮助我们实现了审美化教学,让学生在美的感知、美的欣赏、美的创造中愉快学习,达到了最优的教学效果。

老师评语

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