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12-10
  2. 作业要求:

    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培训,要求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园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题目:请参训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培训班所学,谈一谈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要求:1. 撰写内容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2. 字数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唐政     所属单位: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校     提交时间:2016-10-21    浏览数:0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既然要普及,而且是从娃娃抓起,这在实质上就已经从战略高度指明了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十几年过去了,我国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程度,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但主观因素也有很大影响,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目前在教育界,显然缺乏一种权威性的准确定位,这也同样制约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我校近几年来,优先发展计算机教育,已经初见成效 :矿山中学曾经因为办学水平不高而被视为薄弱学校,1996年以后,学校以计算机特色教育为突破口,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办学质量扶摇直上(见2000 年2月4日《中国教育报》)。诚然,借助于发展计算机特色教育来改变学校面貌,仅仅是一种个别化的办学方式;但它是高科技意识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如果我们站在计算机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高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一、计算机教育是进入信息社会的基础工程。

  信息时代的到来,比我们预想的要快。一位美国学者写了一本轰动世界的小册子:《数字化生存》。他认为:到21世纪,人类的生存方式将是数字化生存,你如果没有数字化、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就会寸步难行。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深刻体验。

  基础教育应该怎样适应这种形势?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本召开了一次研讨会,日本政府的官方材料明确提出:从中小学生开始,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有关专家早就指出:在信息时代,人类文化的基础将由三大支柱变为四大支柱,这就是:读、写、算,再加上信息。社会的发展,向基础教育提出了挑战。

  由于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载体、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交换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样,计算机普及教育就成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199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五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上,全文发布的180多篇文章中,关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就有90多篇,世界各国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正如美国“全国数学教师评议会”文件所指出的:“谁不重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教育,谁就会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步”。因此,要使我国的青少年能够适应和参与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要让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够在21世纪中期成为中等发达的国家,就必须为下一代在信息社会中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计算机教育是进入信息社会的基础工程。

  二、计算机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课程。

  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的巨大压力,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在全国城乡中小学分期分批开设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必修课程。据传,到条件成熟时,全国高考科目将要变为“4+X”,信息课与语、数、外一样,都是必考科目。教育部的这些规定,是我国政府对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重大突破,也是对基础教育内涵的巨大发展,更是经济基础变革在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深刻体现。

  通过先行一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在高科技时代,计算机信息课程作为计算机普及教育的第一个层面,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中,是一门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课程。我校首届高中计算机特色班的学生,已于99年毕业。升入大学的学生,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由此促进的自学能力受到高校教师的好评;落榜学生,有的进入高校计算机专业或财会电算化和电脑文秘专业的自考辅导班,以其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被誉为班上的学习尖子;有的到电脑公司打工,以其熟练的操作技能成为老板手下的得力干将

  在教育科研中,我们发现:对于目前基础教育中培养能力的薄弱环节,计算机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各种能力的逐步形成,又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计算机学得好的学生,其他文化课程也学得好;计算机学科成绩进步了,其他学科成绩也会进步,是一种明显的正相关态势。因此,我们体会到:中小学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不仅是一种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更是象语、数、外一样,具有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的课程性质。

  三、计算机教育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基础作用。

  开展计算机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把计算机资源作为一种认知工具,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有效学习,这就是在各学科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辅助学习(CAL)—计算机普及教育的第二个层面CAI既是一项重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又代表了一个十分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同时也是目前世界各国进行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CAI的目标,首先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其次,CAI以多媒体技术为媒介进行教学活动,能够直观形象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CAL则是利用计算机人机交互的智能化优势,采用“超文本”技术,构成学科知识的信息网络。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不同的知识水平、知识难度、学习方法和速度等级,实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同时,计算机可以及时向教师反馈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做出正确的教学决策。这就克服了班级授课制中的一刀切一锅煮现象,对好、中、差程度的学生都能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各有所得。

    在国家“减负”禁令的形势下,杜绝了“题海战术”和集体补课现象之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是教学工作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如果我们充分发挥计算机教育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基础作用,扎扎实实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那么,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我校作为一所生源较差的基础薄弱学校,高三毕业会考从98年以来,连续三年100%一次通过。这一成绩的取得,计算机教育功不可没。

  四、用计算机教育构建教育现代化的基础环境。

 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一方面教育要为实现现代化服务,另一方面教育也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而开展计算机教育正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构建教育现代化环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CMI),作为计算机普及教育的第三个层面,在构建教育现代化基础 环境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来说,管理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广义上的现代化科学管理就是要优化教育要素、优化教育环境。

 例如:实现校园教育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内有局域网,外联因特网,使教师和学生都能直接从网上获取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组织各项电脑兴趣活动小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计算机专项应用能力的不同需求;开设多媒体美术欣赏课、音乐欣赏课、书法欣赏课,组织学生参加网上旅游网上生存的竞赛,多方面开展素质教育;实施计算机辅助行政管理,对学校图书资料、教务安排、资金财务、人事工资都实行程序化、电算化、网络化,等等。

  当然,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还有更广泛、更全面的含义。然而,CMI系统的运作,明显有助于营造一种高科技的氛围、创造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环境。而氛围和环境,对于学校来说,正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标志性体现。江泽民主席明确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确信,通过优先、创新、持久地开展计算机普及教育,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一定会在更多的中小学校园内形成。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基础教育,必须把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定位在21世纪的发展目标上。“计算机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这是我校在优先发展计算机教育改革实践中探索和思考的结论,希望求得领导、专家和同行们的指正。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