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三 作业周期 : 2017-03-022017-03-31

作业要求 :

就自己的一个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也要在作业中呈现),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测评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不包括案例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发布者 :陆群

作业三

提交者:学员崔璐    所属单位:太仓市新区二小    提交时间: 2017-03-23 13:51:39    浏览数( 4 )

《认识图形》教学片段

认一认:出示主题图(两个小朋友在搭积木)

提问:小朋友看,这些积木的图形你们认识吗?(单独出示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

生: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

摸一摸:出示长方体教具

谈话:你想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盒子吗?

画一画:摸完之后,能不能想想办法把你摸到的图形给请到纸上?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板演学生画的图片,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画的是长方体的哪个面?

教学设计:这一部分教学片段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的导入片段,我在设计这一部分内容时,用了书上的主题图来进行教学,在区分体和形的时候处理的有所欠缺,单纯的让小朋友把物体上的面请到纸上去,在课后我也在反思是否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中能更加的生动,更能深入小朋友的认知中去。可以不用书本所给的主题图,出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玩具,在6各面中分别画上小动物的图片,让他们说一说,小动物是在哪里,肯定会有小朋友说是在长方体上,利用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让小朋友感受到其中的一个小动物是在长方体的一个面上,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以此来让小朋友感受体和面的区别。

  优点就是在设计这个教学片段时,我觉得让小朋友猜一猜画的是长方体的哪个面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抽象的水平还不够,如何从长长方体的一个面抽象到长方形,再来理解长方形是长方体的哪一个面,这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或者说是建模的过程。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那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它定位为使学生能够直观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这些我们常见的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以及能够识别这些图形,所以我选用了摸一摸、画一画、认一认、围一围这四个内容来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图形的变化以及和伙伴之间交流的意识,自己动手尝试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此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不足之处是自己的课堂控制能力不强,放出去了收不回来。小朋友看到钉子板和各种几何图形的学具很激动。

教学测评: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说出这4中图形的名称,也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上能够达到本课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图形的拼搭以及在钉子板上是否能围出一个圆仍有部分学生并不理解。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3-24 13:52:38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