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三单元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03-022017-03-31

作业要求 :第三单元作业:

 就自己的一个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也要在作业中呈现),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测评三个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不包括案例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发布者 :王忠明

第三单元作业

提交者:学员汤美娟    所属单位:太仓市省太中专    提交时间: 2017-03-16 16:06:33    浏览数( 18 )

教学案例

【案例叙述】

2016年12月1日,本人在职业学校开设了一门机械基础校级汇报课课程,该课程是学习“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学生是五年制大专班的学生,他们在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上还是很强的。

上课师生之间问好后,便开始了复习回顾,通过图片展示说一说这个齿轮上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三个高之间有什么关系?齿厚和齿槽宽有什么关系?学生们都能够解决,并且回答的非常好。之后我手中拿起了一个实物齿轮作为展示,如果我要设计这样的一个齿轮,就要计算它的尺寸?那么如何来计算它的尺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学生们就知道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在计算齿轮的尺寸时,我们要先确定一下它的三个基本参数,齿形角、齿数、模数,模数是标准化了的,我们可以通过查表来选取。如果我现在有一个模数是2.8,同学们找找看,有没有2.8?同学们开始寻找,发现表上没有,那就问了,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国标上规定没有,学生们这个时候就了解了。确定完三个参数之后,就开始介绍三个公式了,其中分度圆、齿顶高、齿根高的公式只要记住就可以了,那么全齿高、齿顶圆和齿根圆就需要学生经过之前学过的几个参数进行推导,于是我喊了两个学生上来推导公式,其中一位推导了很久没有推出来,于是就让他先回座位了,后来老师就接着和学生们一起推导,公式出来后,便让学生一起熟悉一下公式,并开始做课堂练习,然后进行点评,最后总结了这堂课所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教学目标

1.能确定齿形角、齿数、模数三个基本参数

2.熟记分度圆、齿顶高、齿根高的计算公式

3.会推导全齿高、齿顶圆、齿根圆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确定齿形角、齿数、模数三个基本参数;

2.熟记分度圆、齿顶高、齿根高公式;

3.会推导全齿高、齿顶圆、齿根圆公式。

难点:

1.理解模数、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的含义;

2.能正确计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

三、课前准备

复习上节课所学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各部分参数

四、学生状况

该班学生基础能力好,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方法

课程中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讲授新知,还采用了先教后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解答问题能力。

六、教学过程

1.课题回顾

通过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引导提示法。

提问:

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哪些呢?

2)三个齿高有什么关系?

3)齿厚和齿槽宽的关系是什么?

复习完后教师进行归纳小结上节课所学内容。

2.课题引入

采用齿轮实物引入课题,教师组织学生对实物齿轮进行观察——实物展示法。

引题:如果要设计一个齿轮,需要确定哪些参数?

进入主题“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3.课题新授

展示齿轮的一个图片,进行提问——图片展示法、问题导向法。

问题导向:既然我们学了那么多参数,那么这些参数的值是怎么确定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内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一)确定三个基本参数:

提问:1.齿形角

     1)渐开线上哪一点的齿形角为20°?

         2)在这个渐开线齿形上齿形角是否都相同?

          2.齿数Z

          3.模数m

提问:如果模数为2.8,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模数?——提问法

布置小练习,教师讲解并指导练习——讲练结合

(二)熟记“一圆二高”公式:

分度圆、齿顶高、齿根高

教师强调分度圆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讲评,并肯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练习。——先教后学

(三)推导“一高两圆”计算公式:

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齿轮图形,得出公式并解决问题。——先学后教

(四)布置课堂练习

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任务驱动法

(五)归纳总结

学生归纳所学知识点,教师补充。

七、板书设计

本课程的三个熟记公式和推导公式,学生做练习板块。

【教学策略】

在本次教学中,我是采用先复习回顾,让学生对齿轮的各部分参数掌握熟悉后,开始教授新知,在复习回顾中熟记各部分参数,然后引入课题。这个是为后面的教学打基础的。

在解决重难点的时候,首先是用到三个主要参数,然后对记住的三个公式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公式的应用能力,最后先抛出一个问题,在这几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让学生自己先试试,然后动手解决问题,体现了先教后学,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最后用课堂练习进行巩固对公式的应用。

【教学评测】

在本次教学中,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我的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将教学重难点突出,能够做到师生互动。缺点是在我的教学方法上,更多的应该是根据学生的一个动态去教学,学生做的这一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后期我会在学生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这个缺点体现在我让学生上来推导公式的时候,学生没有推出来,那我可以请其他学生帮帮他解决一下,而我没有这样做,或者说,可以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一组先推导出来了,这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更好地处理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课堂活动。因此,在这教学手法方面我还有待提升。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汤美娟

                                                                                          2017.3.16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3-24 13:59:17

附件

  • 教学案例-汤美娟.docx 下载

作业

最新作业

推荐作业

热门作业

热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