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认识

发布者:杨振     所属单位:阜南一小     发布时间:2016-10-19    浏览数:0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引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其主要特征是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学,而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缺乏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和信息技术教学环境。William E.Jbaer(1997)认为:资源的匾乏和陈旧的教育装备也对教师使用计算机产生负向影响。     二、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知度不高,信息技术意识薄弱。目前,多数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掌握信息技术是自身终身学习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真正需要,是发展素质教育的真正需要。   三、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不高。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虽然一些教师已经在观念上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处于“听说过”这一层次。即便如此,大部分教师最期望培训的内容是计算机课件制作技能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对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关注度却不高 针对目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人根据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有如下几点建议和策略:   1、重视信息技术环境和信息化资源的建设   小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设的设备、设施却闲置或未尽其用,造成教师对设备和软件的利用率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管理不完善。因此,要强化管理,管理工作应该制度化,科学化。   2、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第一,改变教师观念要贯穿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过程中。信息社会中教师的角色被定位为指导型、伙伴型、科研型、学习型,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强化教师这方面的思想认识。要利用信息技术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掌握先进的、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教育科学理论,促进他们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第二,因材施教,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能力。要提高培训的效率,必须要改革培训方式和方法。信息技术培训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目的是应用,即教师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要切实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能够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去优化学科教学,并能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第三,加强信息技术考核标准,建立激励机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考核要以技能考核和应用考核为主,要注重培训的实效,可采取“作品式”、“论文式”、“项目或任务式”等方式,取消“死记硬背式”的考核内容。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