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题目:
学习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之后,您认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结合您任教的学科,谈谈教师在哪些具体教学行为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两个问题都需回答)。
作业要求:
1.内容要求原创,拒绝抄袭。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3.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信息技术从课堂的导入、教学的探究、练习的巩固、课堂的总结、知识的复习等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郭海娟老师的《24时计时法》,老师上的轻松,学生学的更轻松,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发挥了以往纯教师讲授的弊端。
其中一段郭老师的教学片断:
老师:一天有24小时,那么一天的24小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学生还在互相猜测的时候,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 (视频1:零点钟声) 视频中播放的是中央电视台迎新联欢会上零点钟声敲响的片段,老师就是利用学生看到过的,经历过的过程,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感受零时就是新一天的开始。)
学生对24小时是否真正感知呢?郭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白天的这段时间他们经历过,所以很熟悉,但是其他时间段,他们感性认识不是很充分。郭老师不紧不慢:“让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随着钟面上指针的转动,一起回忆一下24小时是怎么走过来的。”(视频2:一天24小时的片段):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随着钟面指针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让学生整体感受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更深地了解普通记时法,并为后面让学生更好地区分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作了铺垫。
在时间词的引入方面,也是非常自然。当学生要区分什么时候的7时,就自然而然用到了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午7时,下午7时”。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的词吗?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夜里……这些平时被大家经常用到的时间词由此迸发出来,又一次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些学生学的“轻松”的背后,是郭老师课前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探究摸索的成果。同时,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目前任教的是小学四年级(北师大版),在第二单元《线与角》这单元,由于教师没有多媒体,通过我的语言讲授,“终于”讲完了,我讲的累,孩子学的也辛苦。这些抽象的概念,本身对于刚接触这方面知识的孩子来说,就不好理解。我利用书本提供的图片以及一些资料,让学生慢慢懂了这些知识。但是,我相信,还有部分学生不理解。在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后,交互式白板技术应用对于这方面应用的很好。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练习巩固方面,多媒体练习,省去了好多的时间,同时让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集中,还可以通过游戏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归纳总结知识也全面。
在复习知识方面,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法、联系法、概括法等,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总之,老师课前精心准备的课件,在学习中利于学生,更利于自己的教学。学无止境,一点也没错。加油吧!自己!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