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截止时间:2016-11-30
  2. 作业要求:

    作业题目:

    学习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之后,您认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结合您任教的学科,谈谈教师在哪些具体教学行为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两个问题都需回答)。

    作业要求:

    1.内容要求原创,拒绝抄袭。字数不少于3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3.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研修作业

提交者:毛婷婷     所属单位:阜南柴集镇中心校     提交时间:2016-10-21    浏览数:0     

 

  研修作业

目前,信息技术已在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达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一、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通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界面,将教学内容涉及的时代背景、角色、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等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从而达到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效果,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逼真、有趣,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扩大教学信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课程资源的内涵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拓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指导书、辅助读物外,音像制品、网络资源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英语的教学内容,扩大了英语知识的范围。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了多媒体技术和中学英语课程的整合,适应了信息技术时代对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有利用学生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促进了他们从书本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转化。

    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可实现对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们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通过这些载体,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的融入利用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将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从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之,充分掌握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必将给我们的教学实践提供极大方便,促进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尤其是几何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因此教师不能用严谨、科学的推理讲解清楚,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因此,有些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这时,运用课件演示,利用它的直观性强、可无限分割的优势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通过声、像画面,声情并茂的形式能迅速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用情境的光、色、声、像等外在形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入境动情,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将需要呈现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互动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所创造的虚拟环境,让学生作为探索者在其中主动探究和发现,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如: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我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然后提出平行四边行面积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考虑?通过课件演示分割、拼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平行四边形至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它可虚拟现实的特点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相当吻合,教学中将各种媒体进行组合、扩充、整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多媒体的网络特性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它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从而不再局限于教师所讲,不再拘泥于课堂。但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各有利弊,要合理取舍,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认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数学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成为蜻蜓点水,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又如《圆的周长》的教学,没有学生亲手对大小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周长的测量与计算、圆周率概念的理解就成问题,这都需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体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不要忽略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使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成为现实,但也不能忽视教师在学生协作学习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监视、广播、分组、在线帮助等多种功能,对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思维遇障碍、学习受阻时,在学生不能自控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有效的引导,从而能够进行有效地个别化学习。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不断发展推进的今天,新教材给予教师更多教学手段的选择,作为教师,应该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讲求实效    

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统一。该用则用,不该用就不要勉强,能用实物演示的,何必一定要制成三维动画?信息技术确实有许多优势,但其它常规媒体也不是一无是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具学具的实物感受、空间结构功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不可能完全替代。有些教师甚至连板书也让计算机代劳,屏幕代替了黑板,教师只是操作员与画面讲解员的角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鲜活与生动。所以,教师不要一味追求时髦,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信息技术和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发挥最佳效益。

    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负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不断更新自己,充实自己,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工具,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掌握知识。

附件

  • 研修作业.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