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现场实践证明材料 > 正文

作业标题 :现场实践证明材料截止日期 : 2016-11-30

作业要求 :    由参训教师在平台上上传学校出具的现场实践证明材料或现场实践总结等(备注:材料提交方式有3种,详见附件1)。证明材料被批阅为“优秀”得25分,被批阅为“良好”得20分,被批阅为“合格”得15分,被批阅为“不合格”和未提交均不得分。此项满分25分。

作者 :项目管理员

现场实践证明材料

2016-09-27提交者:学员杨然浏览(3 )

作品简介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十九世纪中叶丹麦作家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这个故事描述了当时冷酷的现实与小女孩美妙的幻想交织的画页。文章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明亮与黑暗的反差,温暖与残酷的对比,将整部作品引入一种令人心碎的凄惨境地。这节微课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的结合八张幻灯片细致地解析对比这种艺术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以及它所起的作用。形象直观的图画与适时出现的文字相结合,这样图文并茂,动静相应,把所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感悟对比这种写作手法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对比的作用,把握对比的特点,并能尝试在写作中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作品创作说明

一、 教学设计

作品名称:微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对比写作手法探究。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微课我选择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的对比写作手法的运用。在学习时我把含有对比的典型段落和句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品读,老师作辅助讲解,让学生在思考、品读的过程中感受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在文学作品中所起的作用——更能突出小女孩的悲惨,当时社会的冷漠,黑暗,更能激发读者对文中小女孩的同情。从而产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欲望。

授课时长:6分59秒

适用对象分析:

    本节微课适用于六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对于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运用能力稍差,他们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去进行对比,因此,我想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对比这种写作手法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悟对比这种写作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和运用这种写作手法。

 

授课教师:颍上县实验小学 杨然

 

学习目标:

1、明确什么是对比,对比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通过思考、品读感悟对比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难点:

感悟对比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学习过程:

一、 直接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这篇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冷漠,以及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怜悯。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探究本文中的对比写作手法的运用。

二、 探究对比写作手法

1.幻想于现实的对比。

2.气氛的对比。

3.环境的对比。

对于这三个小环节,学生通过读课文、品句子、思考、感悟、听老师点拨从而了解和掌握对比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三、 明确对比的特点、作用。

四、 学习运用对比写作手法。

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你的生活与小女孩生活的不同。

教后反思:在课堂上,教师要精讲、少讲,应该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质疑、去解疑并努力搭设师生互动的桥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学习指导

通过课件的展示,老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对品读、感悟的引导,再结合老师的讲解,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配套学习资料

《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对比写作手法探究PPT。

制作技术介绍

首先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对比写作手法探究的PPT,然后用屏幕录像软件(CamtasiaStudio)录屏并剪辑。

老师评语

附件

  • 微课-卖火柴的小女孩.flv下载

现场实践证明材料

最新现场实践证明材料

推荐现场实践证明材料

热门现场实践证明材料

热评现场实践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