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心语 > 正文

2016年度安庆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心得体会

2016-12-13  发布者:王国兵  浏览数( -)

2016年度安庆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我的思维波澜起伏感受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式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那么如何达到这一效果呢?自然又要靠我们的信息技术帮忙了。

   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环境看,21世纪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宏观到微观,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影响着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尤为明显的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向当代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进入各个领域,对教育产生重大冲击;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呼唤教育要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信息化程度已成为当今世界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专业现代化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从教育内部发展来看,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多媒体互联网校校通班班通已在广大中小学校逐步实现。教育专家曾预言,实现桌桌通将成为可能。从教师自身条件看,除个别老年教师外,一般都能正确使用计算机和部分应用软件。因此,不论教育的大环境,还是内部软硬件条件,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将成为学校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向。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育有着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情境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能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教决不是要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是要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信息技术有益于优化教学结构。信息技术提供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开阔学生的视野。传统的教学,教师都是依赖于课本讲课,特别是自然、社会等课程,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作为老师只要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便完成任务。这样的学习已经不能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得更多、更广、更新的知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多媒体的应用,使得这一现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优势地位越来越明显。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同样,信息技术革命定会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更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因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师拓宽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必由之路。

   小小方寸地,网络天地宽。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拓宽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首先,可以实现网上备课。不同年级的不同教师都可以将自己的备课内容和成果发到博客空间或校园网站里,达到自已的教学资源能与别人共享的目的。有了网络,我们就可以改革以往的备课方法,集体研讨、分工备课、资源共享:即先参照下一周的教学任务,分学科分年级进行集体研讨,交流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最后交流设计步骤。这样集思广益,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了保障。其次,可以实现网上交流。网上交流可以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提出研讨专题,全体教师回帖参与讨论交流;还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学科组、教研组为单位,确定并发布研讨专题,组内成员研讨回帖。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可以吸引教师积极参与,发帖、跟帖、提问、解答,发表各自的见解,切磋个人的思想,在研究的状态下推进课改。第三,可以实现网上评课。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所以校本科研要把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作为重点。为此,我们可以注意收集老师们的优秀教案,并在网上发表,供全校教师品评。这种评课活动方式便于操作,随时都可以进行。在活动中,老师们智慧相互碰撞、经验相互交流,既可以提高教学技能,又可以提高教育质量。第四,可以进行课件制作。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在网上开展flash课件制作、教学PPT的制作、网页制作与修改、图片处理与优化等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和学习,学会了课件制作、网页制作及修改等技术使用的基本方法,教育教学就更可以游刃有余。

    当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目前,部分学校只有教计算机的教师懂计算机,其他任课教师对计算机知之不多。究其原因,忙于日常教学,各类文化进修,突击性工作等,无暇顾及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另外用于教学的课件制作相对繁琐,部分课件使用不能得心应手,使一部分教师心存烦感。由此,网络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目前的中学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但我坚信这些慢慢就会改变的。 

研修心语

最新研修心语

热评研修心语

热门研修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