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的运用

发布者:丁志波     发布时间:2016-12-28 浏览数( 0)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的运用

潮州市枫溪瓷都实验中学丁志波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电影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它集视、听、触等多种感官作用于一体。我们知道历史有它的不可再现性,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对书籍、材料的认识上,缺乏感性认识。而多媒体教学恰好弥补了这一点,它能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使学生从理性认识提升到感性认识,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它还能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赋有独立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多媒体技术有这些优势,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断升温,有的基本上是节节课都使用,特别是公开课、汇报课的使用更加频繁。当然,我不否认多媒体教学在学生的知识面拓宽、思维启发、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这种无节制、无目的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不恰当的,有时可能是恰恰相反、得不偿失。笔者认为,多媒体的运用要找准切入点,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1.从兴趣点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时总会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热情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这方面多媒体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它能弥补视听教学手段的某些不足,能使历史教学达到生动性和真实性统一。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无目的、盲目的进行,要善于捕捉兴趣点,有针对性的使用。兴趣点切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表现在下列方面:

1)新课导入时,恰当切入,能起到激趣的作用。

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学生感兴趣的是宏大的战争场面,我抓住这一兴趣点,制作课件时切入电视剧《长征》的片头曲《十送红军》,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细细体味和感受那段历史。然后设疑“这是一首什么歌?它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有关这一历史事件你了解多少,能给同学们说说吗?”学生就在自己比较熟悉的故事中有兴趣地、快乐地学习。

又如《九一八事变》一课,学生对中日关系很感兴趣,我抓住这一兴趣点,播放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及日本撰改教科书事件的时事图片并配音《松花江上》,然后指出,小泉不顾中国人民及亚洲各国人民的反对极力参拜靖国神社,妄图否认对中国及亚洲各国的侵略史实,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们应该牢牢记住那段屈辱的历史,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同学们,你知道日本侵略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侵略中国的?是什么大事?由此引入新课,这节课学生爱国情感充分的调动起来,讨论激烈,认识清楚,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教学过程中恰当引入,也能起到激趣的作用。

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例四渡赤水,学生最感兴趣,如何将声东击西的战术活灵活现地向学生展示这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功能:切入电视剧《长征》中《四渡赤水》进行播放,让学生从视觉角度去感受;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制成动画,并标明几个重要的地点如古蔺、桐梓、楼山关等,箭头方向动态变化。同时指出,一渡赤水主要是想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剿,二渡赤水迅速脱离川、滇两敌的侧击,回师黔北,完全出敌意外,三渡赤水将金沙江两岸的川、滇敌军调开其防线,四渡赤水完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红军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彻底跳出了敌人的包围。教学中,毛泽东率领红军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声东击西的战略战术折服了学生,学生也在极高的兴趣中感受到了那段难忘的历史。这样做渲染了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较之传统教学法(教师口头描述)效果更加到位,达到了激发学生爱国感情和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

再如,《洋务运动》,可以将板书通过电脑打好,在讲授中点击出现,配上一定的声音,其间加入洋务运动领袖人物的历史照片、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的历史图片以及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奏章等等历史资料,从而丰富学生的史料、激发学生对历史事实研究的兴趣,也可以加入工业革命后世界工业发展的资料图片或者音像资料,同洋务运动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历史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另外还可以加入中外学者对于洋务运动的最新评价,使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激活思路,更加准确的把握历史事实。

2.从重难点切入,解决问题

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解决疑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但课文有些问题是抽象的很难理解的,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功能,创造性的设计出突破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教学课件,通过演示向学生清楚的表现出来,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或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一般讲书本上地图是静止的,所有的信息都全部展示,学生往往理不清它的发展过程,这时很有必要用多媒体把它动起来,按发展过程慢慢地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课中,讲到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的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书上的插图无法体现这个过程是怎样逐步形成的,使学生对理解这个格局的形成产生困难,这就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难题。课件制作时,先出现空白沿海图,出现四个经济特区符号,并让它保持闪烁效果,让学生自己把特区名称对号入座后,闪烁效果停。出现14个沿海开放城市符号,保持闪烁效果,学生对号入座后,闪烁效果停。出现3大开放区。采用大块颜色闪烁展示向内地扩展的趋势。再设置效果按次序凸现城市符号、沿海线、扩展面。体现点、线、面结合。在一些重要城市还可以设置超级链接,补充一些有关当时对外开放的事例,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这种课件设计既形象又实用,解决了学生的难题,效果好。

如在讲授“鸦片战争过程”时,也可以制作一个Flash课件(一张空白地图、二个按钮代表战争的二个阶段、战船代表英国侵略军、链接《鸦片战争》影片片断)动态演示历史战争的具体过程。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按钮,战船就会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走下去,并且会在每一个重要战场闪烁和模拟爆炸声。这样,真实而动态的演示过程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战争的具体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感。

3.从学习主体切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改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学生通过规律性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他们认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坚定的信念。笔者认为:上面所说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说到底就是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中心位置,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目前,教师大都注重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的责任感,这就是一种独立性。只有具备这种独立性,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学生由听讲者变成参与者的真正媒介,其原因是:

其一,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学生的数量可多可少,教学内容是预先制定的,而且上课时间可以自选决定。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跳过程序的某些部分,从与其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地方开始学习;天资较好的学生,可以只选程序中与其学习任务相关的部分进行学习,而无须顾及其他。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和学识水平高低进行历史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内容的学习,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这只有应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办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便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其二,从表面看,多媒体技术似乎剥夺了学生举手发问的权利。而实际上,许多媒体教学程序都设计了中断功能,以便学生随时可以中断程序进行请教。学生有时需要重复某一章节,或转入程序的另一部分,都可应用自如。另外,程序中含有自动引导工具,能增强学生对系统的控制能力。

上课时间与内容的自选,随时中断或重复教学内容,学生自己管理着学习进程,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学习上独立性的培养是一般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在学习上独立性发展的结果,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将会充分地显示出来。因为,程序将媒体策略与音频、视频、字符、叙述、游戏、地图和其他各种介质元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可由学生控制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得到某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全方位信息。每一项差导图符都可以使学生实现一种不同的功能。因此,无论学生选择哪一项,他们都能得到相应的知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采取的模式,然后重建自己的学习序列。这些序列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学到比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东西。信息量的扩大,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一种创造性。

在讲授詹天佑“人字形路轨设计”和“居庸关工程”时,设计一个FLASH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依据地形图,任意地选择地点、更改角度和其他参数,课件将会显示出不同的设计效果,学生通过比较自然而然得出最佳设计方案。学生利用课件得出结论远比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要生动、直观的多,这样不仅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彻底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地位。

在讲授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布置了“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的议论主题,要求学生登陆网站(教师可提供参考网站:http://hosting.sohu.net/razy/lsjxw/www.cbe21.com/http://fshistory.myrice.com/http://sfun.nease.net/、)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自已的观点,写出一篇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切入点就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出一种可用于探究与实践的历史情境,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通过任意改变条件、自由旋转图像、比较分析结果,从中找出最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课程资源呈现出完全的开放性,教学从以教育资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总体来讲,多媒体技术只是作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不是要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它是一种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为负责任的教学方式,它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但多媒体的程序设计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切入点,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要具有独创性和灵活性,我想,这样做不光是中学历史课,任何学科都将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获得益处。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