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任务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7-01-15

作业要求 :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15日,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潮安区实验中学——XX教学设计。

【建议】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学科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任务三:微课作品,录制时间要求5-15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任务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陈坚    所属单位:枫溪区益盛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16    浏览数( 23 ) 【推荐】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杨修之死

 

年级学科

九年级语文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陈坚

工作单位

潮州市枫溪区益盛中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梗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复述课文。

2.领会作品的感情倾向,发表自己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教学重点:明确叙事线索,概括七个故事。

教学难点:精读分析: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揣摩人物的心理,进而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探究杨修的死因。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朗诵熏陶、多媒体辅助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

软件:ppt应用软件、暴风影音等

 

教学设计思路

1.导入新课(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板书课题。

2.教学新课:投影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正音释词,整体感知,重点练习和训练。

3.梳理总结和拓展,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导入新课2分钟

播放视频,引入介绍,激发兴趣,板书课题。

观看视频,应激,投入课文学习。

激发兴致,高效投入。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新课讲授35分钟

 教学新课,投影,引导感知读写,小组讨论,评价

感知、讨论、分析、概括、拓展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发多媒体的作用为教学的高效服务。

多媒体课件。

梳理、总结和拓展7分钟

引导、总结、意境创设

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拓展,知识提升

布置作业1分钟

 布置、指导

课外阅读,

能力提升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大家列举出《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一位是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两位人物是什么形象的。(师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品及作者: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重点叙述了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的历史故事。塑造了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周瑜、黄盖、夏侯惇等众多人物形象,其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流传广远。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的思想感情。说出其中你熟悉的情节。(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赔了夫人又折兵”、“千里走单骑”、“三顾草庐”、“火烧赤壁”、“舌战群儒”、等等。)

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

三、简介背景及杨修: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杨修之死》即后半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的主要内容。

杨修,确有其人《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书上,都有杨修事迹的记载,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发人(问南灵宝)出身于一门四世三公的士族官僚家庭,其父杨彪曾任太尉,始终跟着被曹操挟持的汉帝,杨修则当了丞相主簿,杨修聪颖过人,史有传载。《世说新语〈捷悟〉》篇所辑的七则故事中关于杨修的就占了四则。

四、字词读音:

鸡肋(lèi 沉吟(yín 庖启(páo 夏侯惇(dūn 主簿(bù)

褒贬(bāo)(biǎn 酥(sū) 簏(lù) 伺(sì) 谮(zèn 曹丕(pī)

邺城(yè) 麾军(huī) 高阜(fù) 绰刀(chāo

五、整体感知: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身死因才误”是本文的叙事线索。记叙的顺序是插叙,插入的六件事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

2.找出本文的三个通假字,并指出各与哪个字通假。

明确:“当”通“挡”、“分”通“吩”、“付”通“咐”。

3.熟读课文,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并归纳段意。

学生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4.初步思考:杨修和曹操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明确:杨修:恃才放旷。      曹操:阴险虚伪、狡诈奸猾。

六、概括七个小故事:

明确:①“鸡肋”的故事;②“改修花园”;③“一盒酥”;  = 4 \* GB3 “梦中杀人”; = 5 \* GB3 “簏 中物”; = 6 \* GB3 “斩吏出门”; = 7 \* GB3 “代作答教”。

这六个故事分别是:破字,分酥,破梦,告密,出门,答教。 

归纳:  事件                               心理

        私解“鸡肋”                         怒杀杨修

        破译曹操写“活”字的用意         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一合酥                       虽喜笑,心甚恶之

        揭穿曹操梦中杀人用意                  愈恶之

        密告曹丕                              愈恶之

        教曹植出城                             大怒

        替曹植作答教                        有杀修之心

七、分析文章内容:

1.概括杨修性格特点的词语是什么?

明确:恃才放旷

2.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明确:因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3.阅读前3自然段“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联系上下文,你认为他“有感于怀”的“感”是什么?

明确: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4.曹操看到碗中鸡肋,便把它当作口令,是某种情绪或心境的流露。请说一说是什么情绪或心境?

明确:犹豫不决、烦躁不安。

5.杨修根据什么得出曹操“必班师”的结论?

明确:根据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得出

6.“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惇。惇大惊”。夏侯惇为什么会“大惊”?

明确:因为擅自行动,客观上确实起了“惑乱军心”的作用,是违反军纪的。

7.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之……“造言”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用得准确吗?

明确:编造的话;准确,因为曹操毕竟没有说过退兵的话,只是杨修的分析猜测。

8.对曹操杀杨修,你怎样评价?

明确:以“惑乱军心”处死杨修,似乎杀得有根有据,合情合理。这正是曹操为人奸诈险恶之处。

9.读中6自然段:这六段的总叙(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六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明确:道破题字玄机;分吃一盒酥;揭穿“梦中杀人”;轻率揭发吴质;教曹植出门方法;教曹植作答。

11.在所有“恃才放旷”、“犯曹操之忌”的事中,哪一件最令曹操忌恨?

明确:是为曹植作答教,实际上是干预了曹家兄弟的继位之争。这致使曹操极为反感,遂生“杀修之心”。

12.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按什么顺序排列?属叙事方式中的哪一种?

明确:按“犯忌”的轻重。根据是:操虽称美,心甚忌之;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操闻而愈恶之;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用了叙事方式中的补叙

13.阅读后3自然段:曹操既杀杨修……下令来日进兵。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开头写曹操“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这里却下令进兵,是为什么?

   明确:这是曹操掩盖想退兵的心事,进而掩盖杀杨修的用心。表现曹操的虚伪奸诈。

14.下面写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而回,还险些送了性命,这是不是与“杨修之死”无关?

明确:不是。这些与下文“方忆杨修之言……”联系,证明先前杨修的分析和预言是非常正确的;再次揭露曹操以“惑乱军心”杀杨修是借口,真正原因是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15.“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先“厚葬”近侍,又“厚葬”杨修,两次“厚葬”,刻画曹操什么性格?

后明确:刻画曹操的虚伪奸诈

你一言我一语

八、归纳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

杨修:恃才放旷。具体包括:不拘礼俗、轻率大意,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都无所顾忌。

评:杨修这样的人,只可作学问,不可搞政治。

曹操:残酷、多疑、奸诈、虚伪。

评:“千古第一奸雄”

九、课堂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

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

1、随着杨修数犯曹操之忌,曹操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文中找出并写在下面:

                                                                                           

                                                                                            

2  杨修建议工匠门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

                                                                                           

                                                                                            

3  曹操自称”梦中好杀人”是确有其事,还是另有原因?

                                                                                           

                                                                                           

4.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由此可见曹操有着怎样的个性?

                                                                                           

                                                                                           

5.曹操何时有了”杀修之心”?为什么?

                                                                                            

                                                                                           

6.对于杨修之死,有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杨修自己,有人认为因在曹操,请说说你的观点:

                                                                                            

                                                                                           

十、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国》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知道了杨修的死因,获得了一些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十一、布置作业:课外搜集一些有关曹操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原因 

          ┌───────┴───────┐ 

         杨修                           曹操 

      ┌──┴──┐                 ┌─┴─┐ 

                                      

                                      

                                      

                                    

      └──┬──┘                  └─┬─┘ 

           内因                          外因 

                                         

      恃才放旷,终于                借违反军纪之名, 

       招致杀身之祸                    处死杨修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