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任务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7-01-15

作业要求 :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115日,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潮安区实验中学——XX教学设计。

【建议】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学科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任务三:微课作品,录制时间要求5-15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任务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陈灿举    所属单位:潮安县古巷镇中心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2-16    浏览数( 0 )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爱莲说》

年级学科

八年语文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陈灿举

工作单位

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枫洋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

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 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 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朗读、设疑引导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

软件:ppt

 

教学设计思路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介绍作者。

 

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境。(可展示实物,也可制作课件配以诗文、音乐。)

 2导入语: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境。(可展示实物,也可制作课件配以诗文、音乐。)

 

播发有关莲花及周敦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

二、朗读课文。

 

1.     播放音乐配音

2.       教师范读课文

3.明确诵读要求: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诗文用的是吟诵的方法,语气比较舒缓,抑扬顿挫,很有韵味。我们在读文言文时,可以借鉴古人的读书经验。(引导学生回忆电影、电视中古人读书的语调、神态,然后加以归纳。)

 

1)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在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下画上横线。

(2)让学生利用工具书、互相交流解决难读难写的字。

 (3)让两位学生上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可以用屏幕展示,也可用小黑板。评点时,注意形义的点拨。)

(4)学生齐读课文。(如有不顺畅处,教师点拨后再齐读一遍。)

 

明确诵读要求: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诗文用的是吟诵的方法,语气比较舒缓,抑扬顿挫,很有韵味。我们在读文言文时,可以借鉴古人的读书经验。(引导学生回忆电影、电视中古人读书的语调、神态,然后加以归纳。)

 

三、教师导学。

 

1)比较文中八个“之”的用法:文中有八个带“之”的句,哪些句子中的“之”可以理解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将八个句子分成两组,教师范读,明显地读出后一组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再让学生进行判别。明确后,让学生齐读领会。)

 水陆草木之花

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文中还有哪些字词在诵读时,语气可以适当延长些呢?(让学生轻声朗读体会)明确:如第1段中的三个“而”。第2段中的三个“也”,叹词“噫”,语气助词“矣”等。(学生回答时言之有理即可。)

 (3)本文句式上的特点是骈散结合。相邻的两句话,字数相等,意思相对,叫做骈句。从宽处讲,排比句也可看作骈句。提问:文中哪些句子属于骈句呢?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提问:这两处骈句应该怎样来读呢?(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明确“出……不染,濯……不妖”,“染”、“妖”读时要一扬一抑。读排比句时,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富有气势。

 

学生合作探究。

(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3)课上练习: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反复诵读,感悟文言文的思想感情。

 

四、体验反思。

 

 

 

 

 

 

 

 

 

 

 

 

五、小结,布置作业。

 

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板书“花之君子者也”,“托物言志”)我们读这句话时,要读出由衷的赞美之情。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背诵课文并用行楷默写课文。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二”。

 

课前准备若干未题过字的、以“荷花”为题材的画,让发言的学生题上自己喜爱的句子,并作为奖品送给学生。

 

 

 

 

 

 

 

 

 

能力训练。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 惜

世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独爱              君子者   赞 美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