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03-212017-03-31

作业要求 :

各位学员:

大家好!“提升工程培训”为省级专项培训,包含:56学时网络研修+24学时基于网络校本研修,两部分都完成后方可视为完成此项培训任务。请各位参训教师务必于331前提交校本研修成果,请在以下两种成果类型中选择一种进行提交,提交后由工作坊坊主进行审核。

成果1: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形式),提交时需附上教学设计、课件和教学反思等辅助材料。

【说明】各校、各学科组应要求不低于10%的参训教师提交成果1,小学科至少提交1份,具体由学校、学科组长统筹安排。

一、课堂实录

1. 课程时长:必须是完整的一堂课,每课时长应在35~45分钟之间。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2. 录像要求:视频要保证图像清晰,能够清楚地呈现师生活动;画面无抖动、无倾斜、无变形;白平衡准确,曝光适当。 用摄像机附带麦克风或专用麦克风采集声音,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清楚无杂音。

3. 后期制作要求:1、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应包括:课程名称、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片尾包括录制时间、制作单位等信息。2、视频文件要求(1)稳定性:视频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2)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3)课堂实录视频的格式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4)视频码流率:码流为0.5~1Mbps,如上传的视频内容编码率低于0.5Mbps,则码率不变,转码为H.264+ACC编码的MP4文件。 (5)视频分辨率要求达到720*576以上。 (6)视频大小不能超过500M

注意:课堂实录请不要以附件形式上传,平台可以直接提交视频后观看。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以文字或者表格的形式呈现,与课堂实录视频内容同步,不少于500字。

三、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以PPT呈现形式,与课堂实录视频内容同步。内容要求突出重点,有逻辑性,体现课堂的主要脉络,形式要注意图文并茂,简单明了。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具体内容以文字呈现,与课堂实录视频内容同步,不少于200字,目的通过课堂实践和课后反思促进教学改进。

成果2: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反思报告、研修总结、教学课件等(wordppt形式)选择其一完成。

教学反思报告、研修总结、教学课件具体内容以文字、PPT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文字内容不少于500字。

 

注意:所有文字和PPT内容排版要求整洁、美观,避免出现字体大小混乱、排版参差不齐,防止出现错别字以及语句不通的情况。不要出现具体的时间日期、教师联系方式(如:电话、邮箱)等内容。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

提交者:学员翁映丹    所属单位:厦寺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3-02 09:13:02    浏览数( 21 ) 【推荐】



5《题西林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执教者: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厦寺小学 
翁映丹





知识目标理解诗句意思,有感情朗读古诗。



能力目标



1、背诵古诗,默写古诗,积累相关优美诗句。



2、让每个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诗中富含哲理的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河山。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中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13年级的阶段学习,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多数学生都能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内容,能比较通顺地表述出来,并能把自己学过的经典诗句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但由于四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努力展开想象,在体会诗词的意境上,并结合回忆以前学过的《画杨桃》《盲人摸象》的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景象不同”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大家喜欢出去旅游吗?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喜欢吗?(学生自由发言)



    导语:祖国河川秀丽多姿,到处都能发现美景,老师也是个旅游爱好者,今天啊,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我国一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江西庐山。



2.现在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展示课件1视频介绍我国江西庐山的风景



 师配音: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北部,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庐山山中多悬崖峭壁,清泉飞瀑,气候宜人,真是一处迷人的风景啊!



3.学生谈谈自己看了视频后对庐山的印象。



    导语:庐山不愧是一座文化名山,从古至今,庐山就是被文人墨客描写的对象,他们游历、登临、吟诗、作画,留下了大量的名诗佳作。说到庐山,让我们联想一个诗人李白也游览庐山后,写过一首诗,大家想起来了吗?



4.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5.作者简介:



在李白之后,又有一个诗人也被庐山的美景所陶醉了,他就是苏轼。早在900多年前,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来到庐山,一直游览了几天,流连忘返,迷人的景色带给诗人无穷的灵感和启发,于是他老人家就在庐山里的一座西林寺庙的墙上写下了这首诗——《题西林壁》。(展示课件2



【课件展示内容】:苏轼简介。



6.结合注释,现在你知道诗题的意思吗?(展示课件3



  (学生交流汇报:“题西林壁”就是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7.简介古代墙壁题诗特点。



    在古代,由于印刷技术还欠发达,能提供的刊物少。所以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在墙上题写诗歌,书写书法,这成了他们“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二、走进诗意



激趣导入: 就让我们带着对庐山美景的仰慕之情来学习古诗吧。(展示课件4



【课件展示内容】:(古诗内容;配音范读古诗)



(一)指导朗读。



   1)同学们请认真听范读,想想怎样朗读这首诗才有滋有味。



   2)指导朗读古诗方法:朗读要有停顿,要有节奏一样地读,声音要适当延长。(展示课件5



【课件展示内容】: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 /   /



       远近 /   /



       不识 /   / 真面



       只缘 / 身在  / 此山中。





   3)要求学生模仿老师自由读古诗,同组互相读给对方听。



   4)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其他同学仔细听,待会来评价。



   5)请个别学生展示读,大家来都做评委。教师做适当点评。



   6)学生同桌同学再练读。(配乐:古筝《高山流水》)



   7)全班齐读。(配乐:古筝《高山流水》)



(二)感悟诗句    



激趣导入:刚才大家读了这首诗, 同学们有什么想要知道的或有什么疑问的吗?



指导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一起走进这首诗,走近苏轼。



1.    学习第一、二句诗。



自由朗读第一、二句(展示课件6配乐:古筝《高山流水》)



【课件展示内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注释:横看,从正面看。庐山走势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往西面看。



思考、讨论:



    1.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观察庐山的?你能从诗句中找出来吗?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学生交流后反馈,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深入了解诗意:



   
结合图片,指导学生认识作者不同角度看到的景色。展示课件7-12



【课件展示内容】:(不同角度看到的相关图片) 



   
认识岭和峰的特点。展示课件13



【课件展示内容】:(岭和峰的相关图片) 



(学生交流汇报:“岭”的特点是连绵不断;“峰”的特点是直插云天。)



③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朗读这两句诗句。



引导学生放飞想象:如果你是苏轼,此时,你在想什么?



让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及自己理解诗句的方法。



导语:请大家带着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三、四句。展示课件14



【课件展示内容】:



1.分:把诗句分成若干个词;



      2.释:弄清每个词的意思;



      3.连:连贯成完整的一句话。



 



2.学习第三、四句诗



自由朗读第三、四句展示课件15配乐《高山流水》)



【课件展示内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不识,不认识,看不清楚;真面目,这里诗指庐山的全貌,所有的风景;身,指苏轼自己。



思考、讨论:



1.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说说你的理吗?



2.诗人为什么说自己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学生交流后反馈,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深入了解诗意:



①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因为作者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部分,不能代表庐山的全部风景,不是它本来的样子,就好像,只看到一个人的鼻子,就不能说你已经看到这个人长什么样了。(教师板书:不识……只缘……)



③指导“缘”字的写法。  



哪个字强调了原因只有一个,没有别的了?



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这两句诗吗?让个别学生读,全班再齐读。



⑥如果老师考考你,你有办法看到庐山的全貌吗?(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如果你是苏轼,此时,你在想什么?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教师板书:景 → 理)





三、拓展积累



学生交流讨论:



1.学习了这首诗,我们知道,认识事物,因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回忆学过的课文《画杨桃》、《盲人摸象》说说故事中的人错在哪里?



3.学了这首诗,你收获到了什么?



4.大家学习得挺认真的,收获满满的.请大家再一次重温《题西林壁》这首诗,用最美的朗读一齐来赞美庐山吧。(课件17)



【课件展示内容】:(古诗内容)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配乐:古筝《高山流水》)



②学生交流背诵方法。



③教师小结,然后学生同桌练练。(配乐:古筝《高山流水》)





四、总结升华



1.你能知道苏轼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吗?(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2.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观察中善于思考,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平时要多练写文章,多积累、运用词语。





五、星级作业:



(展示课件18)



【课件展示内容】:



★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



★★那在什么情况下你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这些诗句呢?



★★★小组合作,把你们积累的山水诗整理成小诗集。









板书:









 
 
 
 
 
 
 
 
 
 
 
 



 
 



 
 
 
 
 
 
 
 
 
 
 
 



 
 

              



                          



题西林壁               各不同     





                         



                              







        不识……只缘……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3-22 08:58:41

附件

  • 题西林壁教案.doc 下载
  •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doc 下载
  • 少儿益智-苏轼-题西林壁.mp3 下载
  • 纯音乐 - 高山流水 - 古筝版纯音乐6.mp3 下载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