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教学设计】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发布者: 李丹丹    所属单位:许昌高中    发布时间:2021-09-06    浏览数( -) 【举报】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许昌高中 李丹丹

  

内容分析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模块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题设有两目,第一目讲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一是生产决定消费,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二是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教材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目讲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二是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本框题的课标要求是阐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认识到大力发展生产力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本框题所学习的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决定性环节, 在《经济生活》全书中承接第一单元的“消费”,同时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增强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热情。

学情分析

学生作为消费者,有着相应的生活经验,所以结合生活实际应该不难理解第一目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但这种理解可能还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需要教师加以适时引导,使其进一步认识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对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的重要意义,深入理解国家采取扩大内需政策的原因和意义。第二目的内容学生在初中有所接触,但因为比较抽象,而且与学生距离较远,所以有一定的的教学难度,同时这也是提升学生认识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明确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要求。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充分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重点难点

重点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确立理由:学生只有正确把握这对关系,才能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问题。

重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确立理由: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有利于他们了解国情,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增强爱国情感及民族责任感。

难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确立理由:学生对于社会生产总过程的4个环节不太理解。

学法设计

本课围绕着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要求大方面展开探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节课的设计分三个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中,在“情境创设”上,让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消费品和服务的名称并书写在黑板上;接下来是“激情阅读,整体感知”部分,在这一部分,先通过课件投影展示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去自学课本,通过自学、探究、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再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明确答案,并掌握所学知识。然后,进入“深入探究,把握主旨”环节,在学生对教材的整体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解读,更深入的理解教材的主旨。最后是“迁移深化,提高能力”环节,本环节在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精心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通过迁移,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流程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投影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有哪些?这些商品和服务从哪里来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举出的事例导入新课,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简要实录:学生自己举例,并派代表写在黑板上:苹果、手机、书本、笔、大米等等)

. 激情阅读,整体感知

课件投影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都是生产出来的,那生产与消费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及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在书本中画出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以及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要求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把握课本内容,同时让学生通过利用课本资源,在导向性信息引导下,息阅读课本,并且在书上标出相应的知识点。)

(简要实录:1.在阅读课本时大多数学生较好地利用了导向性信息,在相应的位置做出了一定的标记,达到了设计中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本的要求。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2.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不完整的,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完成了对基础知识的初步了解。)

三.深入探究,把握主旨

欣赏一下漫画今非昔比(P29),小组讨论分析以下8个问题。

① 漫画“今非昔比”中,坐拥江山和美人的皇帝为何坐不上飞机、吹不了空调?

② 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现代普通人却能坐上飞机,说明了什么问题?

③ 飞机比马车快得多,高档得多,说明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什么?

④ 假设莱特兄弟没有发明飞机,人们会不会有飞上蓝天的冲动或向往?这种向往能否实现?

⑤ 人们有各种需要,才有适应需要的各种生产。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⑥ 一位农民购买洗衣机回家,用来洗地瓜,由于动力不够不能洗,海尔集团公司马上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研究,生产出家庭多用途洗衣机,企业获得巨大经济效益。这说明什么呢?

⑦ 信息消费催生了百度、阿里、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的崛起,使我国步入产业互联网时代;

⑧因为生产离不开人的作用,要发挥人的生产作用就必须让其进行消费,提高各方面素质

(设计意图:在导向性信息引导下,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深刻理解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简要实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深刻理解生产对消费的作用以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2. 通过课件投影展示正确的答案后,留出2分钟时间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

课件投影

 

 

生产决定消费的四个方面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四个方面

 

 

接着请同学们欣赏视频《尴尬的第二》,并要求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问题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及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课件投影

视频《尴尬的“第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现在的“处境”,在导向性信息引导下,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要求。)

(简要实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深刻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要求,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2. 通过课件投影展示正确的答案后,留出2分钟时间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

课件投影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原因: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2现实原因:①基本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重要意义:①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③有利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四.迁移深化,提高能力

课件投影

1.我国居民对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电信行业的蓬勃发展说明(    

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精心设计迁移性的练习,通过迁移,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简要实录:学生看到这道题,兴趣很浓,刚展示出来题目,学生就认真讨论起来,然后小组内交流,积极展示。)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把本课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注重找一些具体事例来承载课本上的抽象理论。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理念,整节课,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而迁移深化,一气呵成,期间有许多想法和生成的问题,让我非常欣喜,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现将几点经验教训写出,供各位老师指正:

1)彻底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放手,大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始终持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

2)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放手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零作用,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各个课堂环节的紧凑、自然衔接都与教师自身的功底有着深切练习。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五官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全身心的进行学习,同时为了避免学习的枯燥,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手段,将课堂容量调到最大。

4)导向性信息必须明确,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干,这样才能充分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相信,只要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认真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就一定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大的进步!

 

 


附件

  •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设计.doc  下载 预览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