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研修心得】如何通过改进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发布者:刘莎    所属单位:许昌实验中学    发布时间:2021-10-09    浏览数( -) 【举报】

如何通过改进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最主要、最生动的角色,也构设成了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两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成效的高低。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

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手段。学生都有向师性,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自己的时候,教师的诱导和批评都是有效的。热爱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学生之间有许多差异,有的学生容易引起教师的好感、喜爱,有的学生则会使教师感到厌烦。教师应该控制这种情感,不偏爱某一个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其次,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尊重学生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种善意的、肯定的态度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对学生友好平等,不粗暴压制信任学生善于自我克制一视同仁。

第三,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不敢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许多教师也很难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沟通。长此以往,这就会在师生关系中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其实,教师可以试着改变这种传统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找学生谈心,形成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当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对待学生并获得他们的信任时,便可以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倾听学生的心声,进而适当地对他们加以辅导和指引。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和教师唱对台戏,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四,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的教育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社会规范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独特性和潜能。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正常的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把它看作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工作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

  第五,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怀、帮助学生了解学生越多,师生关系就越好。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独特的、唯一的,教师必须具体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情况和才能,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尊重和信任。关心学生,帮助他们去满足需要。我们应该尽量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心平气和地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或设法澄清他们的错误观念,引导他们以健康、正常的方式去满足自己各种需要。诚心地赞美和善意的批评。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未开发的潜能,潜在的智慧和精神力量,确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接纳他们、引导他们。即使个别学生资质差些,过去的表现不够好,性格上有弱点,对他们都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和给予帮助。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成绩,表达出由衷地赞美。每个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然后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当学生感到教师的欣赏和肯定时,就会更亲近教师。这里应注意的是,尽量不在学生之间做比较。教师免不了要批评学生,但批评态度要诚恳、口气要平静,不含讽刺的味道,使学生体会到批评背后的善意和友情。批评不是挑剔,挑剔是有意地暴露他人的弱点和短处,是要打击对方,伤害对方。善意的批评是帮助对方。

最后,对学生要有研究,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我们学校有很多班级采用了多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主导面在教师。我们必须要提高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态度,并探索相关的规律、途径和方法,用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教育工作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