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教学资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发布者:宋凤改    所属单位:许昌市第二十中学    发布时间:2021-11-18    浏览数( -) 【举报】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一课时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课题分析: 本课题从新闻报道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 绍了盐的概念。关于中和反应的应用,教材从酸碱性的角度说明了它在实际中的 应用价值,并引出了溶液的酸碱度。本课题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联系, 教材安排了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一些性质,酸和碱的性质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而 且从学生的作业以及课堂反应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经掌握,所以再来认识 中和反应就比较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能够初步运用中和反应。来解释生 活中一些实例。 2)巩固刚学习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促进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维的能力。通过 与之前学习内容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广泛地运用于生 活,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感受到实验是化学 探究中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规律。2 教学难点: 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盐的定义。 教学准备: 仪器:试管、试管架、细口瓶、滴瓶。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相关的 CAI 课件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探索法、归纳练习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意图 在上课前几分钟和学生们做一个互动小 游戏,以调整学生的情绪,使他们怀着轻松 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操作: 播放一段有关浓盐酸泄漏用石灰 粉处理的新闻视频。 然后提出问题:从这段新闻中你看到了什 么?学生回答后用语言提示:盐酸是酸,熟石 灰是碱,酸泄漏为什么可以用碱来处理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课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展示学习目标,让全班同学一起读出来。 展示自主学习部分,由学生根据课下的预 习回答。 在老师的指令下 做游戏。 观 察 图 画 并 听 讲、然后思考并 讨论。 后回答 1.运用多媒体创 设情境,让学生 感 受 生 活 中 处 处有化学。 2.为课题的引入 作铺垫。 3.通过独立完成 练 习 提 高 他 们 的 理 解 能 力 及 做题技巧。3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化 学反应,如果发生化学反应,会有什么现象? 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1.进行实 “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 提供药品是:NaOH 溶液、稀盐酸、无色酚 酞溶液。 小组合作,进行 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以及交 流与合作的能 力。 2.观察现 提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你观 察到了什么现象? 交流后回答问题 培养相互合作 能力、动手操作 能力、观察能 力。 3.流与 发现 引导: 化学 反应中 常伴随 一定的 现象: 展示一些有沉淀生成、有气体放 出、发光、放热现象的化学反应。 观察现象并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 察和交流的能 力; 引入无色酚酞溶液 请同学们在无色酚酞溶液的帮助 下,设计实验,根据明显的实验 现象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 反应。 1.学生思考、讨 论、设计新一轮 探究。 2.学生探究:在 试管里倒入少量 氢氧化钠溶液, 滴入几滴酚酞溶 液,然后再滴入 稀盐酸直到溶液 变为无色? 1.通过认知与现 象的碰撞,产生 新 的 学 习 需 求 和方向。 2.形成对中和反 应的初步认知。4 课件展示: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变化。 根据微观过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有哪些? 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3.酸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揭示中和反应实质: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 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边分析边书写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书写自己在探究中所涉及的化学方 程式。 联想到开头新闻报道中用石灰粉处理盐酸 找一位同学陪着写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1.思考并回答问 2.理解中和反应 的实质 3.书写化学方程 式。4.理解中和反应 5.了解盐的概念 1.提高运用基本 化 学 用 语 的 能 力。2. 明 确 基 本 概 念;3.通过多媒体形 象、直观地感受 中 和 反 应 中 的 微观变化。 化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中和反应在生 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从而引入中和反应的应 用。找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1.感受生活中处 处有化学,生活 离不开化学。 2.进一步理解中 和反应。 3.书写有关化学 方程式。 1.巩固所学的知 识。2.应用所学知识 解 决 现 实 生 活 中的问题。 学以致用:见附 1 认真分析并完成 练习 达成教学目标 链接中考:见附 2 分小组讨论解决 课后延伸5 我们的感受: 学完本节,我的收获是: 我的启示是: 我的发现是: 板书设计: 第十单元课题 2 第 1 课时 中和反应以及应用 一、 中和反应 1. 定义 2. 二、 中和反应的应用 1.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 处理工厂的废水 3. 用于医药 教法说明: 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开放式教学形式,培 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节课教学有如下特 征: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与合作者。 2.以教材为平台,突破教材的局限,将知识恰当拓展延伸。 3.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恰当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 新课标呼唤新教法,本案例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到合作探究到学以致用再到链 接中考,采用了由易到难、由让独立思考到启发他们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从宏 观(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到微观(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以6 学生为主体探究,使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乐中求知,其乐无穷。 课后作业: 附加一: 1. 考考眼力:给下列物质分类: HNO3 Mg(OH)2 Ca(OH)2 CaO BaSO4 NaOH H2SO4 NH4NO3 AgNO 酸: : : 2. 活学活用:制作松花蛋常用到熟石灰(氢氧化钙)和纯碱等原料,因此食用它时 常有涩味,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前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A. 酱油 B.食盐 C.香油 D.食醋 3.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2NaOHCO2Na2CO3H2O BHClNaOHNaClH2O CFe2O36HCl2FeCl33H2O DH2SO4BaCl2BaSO4↓+2HCl 4. 医疗上,病人作消化道的 X 射线的检查时常服 用“钡餐” BaSO4为造影剂,由病人吞服进入消 化道,做内脏比衬检查。其中 BaSO4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附加二: 链接中考 5.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 理无关的是 )。 A.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附件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