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教学资源】《艺术与科学》教学设计

  发布者: 刘俊涛    所属单位:襄城县库庄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1-09-17    浏览数( -) 【举报】

《艺术与科学》教学设计

襄城县库庄一中    刘俊涛

一、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教材

二、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

三、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

四、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该课的设置打破了传统美术教育的学科界限,扩大了美术教育的内容,融合了“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两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由于它新颖而独特的视角,成为本教材的一个亮点。

科学与艺术的话题是我们的学生在现阶段需要认知和理解的内容。教材中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并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提供了较为具有说服力的资料,教学目标鲜明。此课在引导学生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学生在欣赏作品时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并重关系比较容易,而在理解“艺术与科学互相交融,不断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所感知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现代科学对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过程和方法:从艺术与科学对比的角度来进行欣赏评述,这在无形中帮助学生确立了学习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艺术欣赏评述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科学与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艺术细节。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有机的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2、教学重点:学会从艺术与科学的观察角度来分析历史上的经典作品,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3、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将所学的赏析方法最终落实到本课的课题上,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共同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五、学生分析:

艺术与科学就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缺一不可,二者关系是如此的紧密。尽管初中阶段的学生从懵懂的少年开始有了对自己的未来、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思考。对于科学与艺术这样深奥而严肃的话题有着自己蒙昧的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平时学生对艺术与科学关系的认识,仅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甚至是模糊不清。这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六、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合理利用包括教材,图片,挂图,PPT课件等各种教学媒体,重点从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业设计等视觉艺术形式与科学的关系进行阐述,让学生体味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经典作品,逐渐的领悟到艺术与科学的并重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学法:

充分的引导学生在赏析评述的过程中始终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关注学生思考赏析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乐趣。

七、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了解科学与艺术的概念,上网查询课题相关内容,了解人们对科学艺术话题探讨的最新的动态。

2、教师准备:PPT电脑教学课件、实物教具。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课件展示):

教师以谈话聊天的方式向学生发问:这个画面你们见过吗?——“美国设计的事故率较高的飞机”(图片)。

这是美国设计的有史以来“最漂亮”的飞机之一,但事故频发,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奥妙在哪里?

方形的窗户是个致命的设计错误。

【设计意图】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小食品或者方便面的调料袋上总有一个用来撕开袋子的小缺口,在这里可以轻松地撕开袋子,在平整的地方就很难撕开。这在物理学上叫做应力集中。飞机上的开口,比如窗户和舱门,如果边角没有经过圆整,机体的强度会大大降低。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到本课欣赏评述的主题——艺术与科学。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艺术与科学的概念弄懂了吗?

b、二者的关系如何?二者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教师板书)

(二)欣赏评述(课件+课本展示):

A、赵州桥(隋)(中国现存最古的单跨石拱桥)(课件展示)

① 赵州桥与中国其它的石桥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② 单孔桥和多孔桥在功能上各有什么利弊?

③ 现在看到的是桥面两旁石栏望柱上的精美石雕,这些石雕堪称隋代石雕艺术的精品;

④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存在1300多年,

就说明了一切,这一切是指赵州桥的那些因素?

【设计意图】前两个问题的设计以及了解石栏望柱上的精美石雕其目的就是要回答问题④:单跨——高超的科学技术;石雕——不朽的艺术价值。

B、中国国家大剧院

欣赏了西方将古典外形与现代科技因素完美结合的建筑,再来了解一个我国本土的非常著名的现代建筑。我这里有几张照片,这些照片的画面记录的是这个现代建筑在落成竣工前施工时期的历史照片,我们的游戏规则就是照片一张张的呈现,看谁最先想到这是哪个著名建筑。

① 这个建筑的整体空间结构;

② 这个建筑的整个天棚是一个曲面结构;

③ 曲面的钢结构;

④ 这个建筑的巨大弧形外观,就是靠这个钢结构和透光玻璃以铰接的方式连接;

⑤ 整个建筑的框架结构透视在镜头里充满建筑美学和建筑魅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了解我国本土的非常著名的古代建筑以及艺术与现代科技因素完美结合的建筑。其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最终回到开课时老师板书两个思考题。

C、长信宫灯(课件展示)

①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这个灯的外观造型有何特点

②最难能可贵的是该灯的内部结构:

③看了这段视屏,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多说)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从艺术观察的角度来描述这个灯的外部造型特征,就是明确这个灯的艺术价值;接着借助于精彩的视频介绍,把这个灯的科学因素很直观的传达给学生,也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D、曾侯乙编钟(战)(课本图片展示)

① 首先,让我们来聆听一段悦耳的乐曲,看谁最先听出演奏这段乐曲的主要打击乐器是什么?

② 那么这套编钟在外观造型上最吸引你眼球的是那个部位?

③ 谁能描述一下这几个铜人的造型、服饰各有什么特点?

④ 了解了编钟的造型特点,聆听了编钟演奏的优美乐曲,那你想过没有依照什么规律击打编钟,可以演奏出这样优美的音乐来?

⑤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表明了我国古时在哪些方面就有着令人骄傲的成就?

【设计意图】由优美的古代乐曲为切入点引入到我国在1977年湖北省出土的这套经典的乐器,再从艺术的观察角度欣赏编钟的外观造型特点,逐渐认识到演奏编钟的音律科学性,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进行赏析。

E、达芬奇(挂图+课本)

1、教师以谈话聊天的方式向学生发问:这个画面你们熟悉吗?——《蒙娜丽莎的微笑》(肖像画)是的,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经典微笑;

2、那这两个画面你们了解吗?它们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人体比例图》。

3、和学生对话——对于达芬奇你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大多数学生对于达芬奇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绘画领域,殊不知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工程师、发明家。他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了解、欣赏的这些创作手稿和艺术品仅仅是达芬奇众多研究领域中的冰山一角,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到本课欣赏评述的主题——艺术与科学。

(三)、总结:

在以上的时间里,我们从纵览了建筑、雕塑、绘画、乐器、设计等不同领域中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思考、交流、总结黑板上的两个问题该如何作答:

1、二者的关系如何?——并重

2、二者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促进

【设计意图】学生沿着时间和空间线索纵览了不同领域中的经典作品,当经过教师的提示再回到板书的两个问题时,学生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想法和观点想表达,所以这时要留给学生一点时间梳理一下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条理性的表达。

(四)知识拓展:

1、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失败例子——1949年美国制造的“最漂亮的飞机”,方形的窗户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忽略了力学的问题,方形的窗户在拐角处更容易集中力,当飞机升高到一定高度,压力增加,方形窗户周围的金属框架就会变形,导致整个飞机结构崩溃;当把窗户改成圆弧形,在各个方向上的结构相同,力也被平均分散,也就不会出现状况了。

2、 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成功例子——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 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铁塔设计离奇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

其他:日常生活中造型独特、功能超群、能够充分体现实用与美观的生活用品。

【设计意图】从正反两个方面再一次加深了艺术与科学的并重性。

(五)学以致用:

欣赏了历史上这么多经典的作品,又了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将二者巧妙结合的生活用品,那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自己动手尝试构思、设计一件用着舒适方便、看着也很赏心悦目的生活用品。

【设计意图】学生对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后,再尝试着构思、设计一件用着舒适方便、看着也很赏心悦目的生活用品。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能够学以致用,因为会用的知识才是真正掌握的,同时也是最牢靠、最扎实、最鲜活的。

(六)、思考与讨论:

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本科收获与感受。

1.为什么当今社会需要艺术与科学双翼齐备的高素质人才。

2.学习本课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七)、总结

总结:古往今来,科学与艺术是人类飞翔不可缺少的双翼,缺一不可。将艺术与科学有机的结合也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八)、板书设计:

板书涵盖了教学重难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使板书设计和教学内容和谐统一。这节课我设计的是重点思考、主题突出式的板书。注重体现板书设计的直观、系统、简明、的特点。






附件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