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二】请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谈谈如何落实学科素养。 作业周期 : 2021-09-14 2021-10-14

小学研修坊

作业要求:

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

要求:
1.认真阅读“学科素养”的相关资料,明确自己所教学科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内容。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落实学科素养。

3.必须原创,如发现抄袭或雷同,作业将评定为不合格。
4.字数不少于1500字。
5.请在2021年9月14日---2021年10月14日周期内提交作业,逾期将影响最终成绩。


发布者:小学研修坊坊主

【研修作业二】请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谈谈如何落实学科素养。

批阅者:坊主小学研修坊坊主    所属单位: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    提交时间: 2021-09-20 19:06:03    浏览数( 15 ) 【举报】

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陈良冬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可以说,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童心,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在备课阶段,根据美术教学内容来分析小学生感兴趣的点。根据小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开始着手,设计美术教学方案。学习美术,首先要让学生感受美,真正看到美术所体现出来的魅力,培养美学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我会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结合教学具体实际状况,创设不同意境,如图片展示、视频、动画片等,让学生对小学美术更加感兴趣。以《蜻蜓飞飞》为例,我以谜语导入新课,在重点描述翅膀特征的环节上,我采用课前寻找蜻蜓模型,并在课堂上‘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活跃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正如诗中生动形象地说明动手动脑与创造的内在关系:“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沟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要努力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有效途径。
        在美术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美术不是枯燥单一的美,而是充满活力与热情,这样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性的,不同的学生会对不同的美术作品以及美术创作有着不同的感受。因此,有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相分享,互相讨论,进而使得学生共同感受美,互相评价美,独立创作美。例如《太空里的植物》,抽象画更注重表达学生的情感和审美,其表现形式可以比较夸张。如欣赏吴冠中的《春如线》,以及米罗的《星空》,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两幅作品在点、线、面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展开分析讨论。小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小组代表可以将每一个学生的观点简要记录下来,并将其呈现在班级学生面前。然后班级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影响,共同认识抽象画。还有在抽象画的绘画方面,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探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以及方法,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抽象画创作技巧。
        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游戏教学一直都是一种很好的授课模式。一是,游戏教学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一起互动,这对于师生关系的培养十分有利。二是,游戏教学较为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心理,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可谓是两全其美。
        在学习《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这样的美术课程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盲人摸象”的游戏来提升课堂效果。让学生把眼睛蒙起来,触摸不同的玩具:小兔子、玩具熊、猫咪等,然后让学生描绘出所触摸玩具的形状和自己的感受,同时猜出玩具具体是什么。在猜出来之后用点、线、面、颜色等美术常用的“工具”去体现所触摸到的物品。比如用折线表示刺手,用直线表示光滑,用波浪线表示柔软。同时,不同颜色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感觉,比如蓝色可以表示冰凉,红色则是高温,黄色表示温暖等。
        达芬奇认为视觉是人的心灵与外界沟通的要道,是最准确的感官。这种游戏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还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具体事物在美术中的不同表现。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进而有效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可以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教师要运用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展开美术作品欣赏,展开实践创作,展开绘画,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作美,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1-09-25 17:13:2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