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二】请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谈谈如何落实学科素养。 作业周期 : 2021-09-14 2021-10-14

小学研修坊

作业要求:

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

要求:
1.认真阅读“学科素养”的相关资料,明确自己所教学科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内容。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落实学科素养。

3.必须原创,如发现抄袭或雷同,作业将评定为不合格。
4.字数不少于1500字。
5.请在2021年9月14日---2021年10月14日周期内提交作业,逾期将影响最终成绩。


发布者:小学研修坊坊主

【研修作业二】请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谈谈如何落实学科素养。

批阅者:坊主小学研修坊坊主    所属单位:许昌市八一路小学    提交时间: 2021-09-26 20:50:11    浏览数( 4 ) 【推荐】 【举报】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本素养及培育策略

许昌市八一路小学  赵晓旭

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其根本宗旨在于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的需要,促进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其学科基本素养构成包括政治认同、理性认识、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求要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我也在努力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上如何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为孩子的成长与未来生活奠基。

一、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要求,培养有爱心、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人民生活已经从满足生存需要,转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从关注物质的发展,转到关注人的发展上。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激发人的潜能,为根本目的的实践活动。儿童期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启蒙期,是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形成期。在教学中,坚持以服务儿童道德发展为宗旨,注重启蒙性、基础性、,童趣性,培育儿童的爱心与责任心,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儿童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个性品质,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落实党对国民教育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要求。

二、促进小学生以道德发展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

儿童期处于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向社会学意义上的人转变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承担着培育小学生以道德发展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质的任务。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核心,如果这一核心缺失了,小学生的其他文明素质的发展就失去了根本的价值导向。如果没有其他文明素质的支撑,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也无法构成一个人整体的文明素质。

聚焦儿童生活与成长,通过具有道德与教育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引导儿童构建有道德的美好生活。

道德与人及其生活是一体的。人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为了儿童过有道德的美好生活,更是通过儿童生活本身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在教学中,要以具有道德和教育意义、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为原材料,使儿童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件理解道德、学习道德。

四、注重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的知、情、行的关系,凸显明理、循情、导行的特点。

儿童的生活经验既有情感层面的,也有理性和行动层面的。然而,自发的生活经验往往具有模糊、不明晰、片段化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帮助儿童自觉地、有意识地整理其生活经验。例如,,在引导儿童回顾生活经验时,注重儿童的内心感受,引导儿童发现情感经验的意义,并通过反思,使儿童自觉地将这种情感经验纳入理性层面,为进一步促进儿童的道德行动奠基。

五、以发展儿童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宗旨,同时注重人类道德生活经验的传递。

人的道德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学习,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该以发展儿童道德自主建构能力为宗旨,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儿童发展其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通过多种生活事件、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通过独立的道德判断,自主地做出道德决定,并进一步在生活中实践这些道德决定。同时,儿童这种道德自主建构能力,并非在头脑中自然产生的,也并非在孤立的、狭窄的自我生活圈中就能得到的,必须积极地与人类已有的道德生活经验相连接。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要坚持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1-10-06 19:02:5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