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二】请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谈谈如何落实学科素养。 作业周期 : 2021-09-14 2021-10-14

小学研修坊

作业要求:

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

要求:
1.认真阅读“学科素养”的相关资料,明确自己所教学科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内容。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落实学科素养。

3.必须原创,如发现抄袭或雷同,作业将评定为不合格。
4.字数不少于1500字。
5.请在2021年9月14日---2021年10月14日周期内提交作业,逾期将影响最终成绩。


发布者:小学研修坊坊主

【研修作业二】请结合自己所教学科,谈谈如何落实学科素养。

批阅者:坊主小学研修坊坊主    所属单位:许昌市南关村小学    提交时间: 2021-10-07 16:05:10    浏览数( 7 ) 【举报】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更是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的学科,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小学语文教学是各个学科学学习的基础,更是起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
       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突显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恰当处理好学材,注意整合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学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牢牢抓住“语言学习”。要在教学中去关注语言现象,学习语言构成,发现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知识,创新语言表达等。且要在学习语言运用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形成学习品质。就如人一样,思想是人的灵魂,学科思维是学科的灵魂。要努力在语言学习中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思想,要从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科思想本位。教学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所用的学材进行合理、适当的处理。薄弱的要增加,繁冗的要删减。学材不要局限于单篇文章,要扩展、丰富到能使学材形成主题化、专题化、项目化,要保障学生的充足地学与练。
        二、学习要在发展区逐步走向深度化
        学习的效能往往取决于学习所在的层次。“教学的最高目的不是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而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见解和观点。”核心素养的形成就是在最根本上去触发学生的原动力。让学生本原的思想与本原的动力得到生长。深度学习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学材,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制定的学习目标要符合学情,过浅学生没有兴趣或易疲劳,过难让学生有畏惧感,会对所学失去信心,要在学生的发展区上去逐步设计,让学生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深度学习需要把探寻与握住知识背后的思想与规律,不能只停留在学材表现的结论和表达形式上。深度学习要充分展示学科本身语言的魅力,在少而精的任务学习中去通透,去分析、比较、批判、创新。
        三、要树立整体、阶段、螺旋式培养的思想意识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②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在语言学习活动中实现的。文化知识也是在语言活动中获得,从而实现文化认同,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存在于人之中的要素。失去人,失去知识学习的媒介,它也就失去了意义。要在学习活动中找到各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点,把握住脉搏,让其协同发展。然后,各核心素养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反复中去丰富、在反复中去提升,在反复中实现阶段的跨越,在反复中实现阶段的稳固。
        四、要让学生真正经历语言建构的过程
       语言的建构既是认知过程,也是综合思维过程。面对语言文字,学习者要经历基本的认知过程,即整体的感知,形象的建构,对言语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从而再与自己的已知相结合,内化成新的图式,从而建构起新的言语认知,再运用这种新的认知进行言语实践。这一过程是周而复始,不断丰富,不断更新,以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思想情感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也是直观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创新思维等不断交替运行,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途径。在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感受、发现、交流、表达,让学生真正经历言语学习与建构的过程。
        五、要在丰富的情境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实现
       语言的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不是靠说教就能建立起来的,要让学生真正经历言语的实践活动。语言的实践活动要给予学生丰富的情境,要唤醒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感观体验,问题意识;要在探究中去发现,要在鉴赏式的阅读中去了解、感受,要在交流中去触发,要在表达中去提升,要在梳理中去总结;要在这些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发展及学习品质的形成。
        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激发探究、创新意识
       第斯多惠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自主性占关键地位。要让学生有兴趣,有责任,有方法,有能力,会反思地去学习。要把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与习惯和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并占课堂教学重要的比例。在此上,要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意识。这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也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与空间;要让他们敏锐的感受到语言的现象及内在的关系;要让学生有联想、对照、评判的意识;要让学生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语言学习活动中鼓励创新,要用创新的思维、方法真切、准确地去多表达和交流。
       七、要努力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课堂
       教学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耳熟能详的理念。但局限于现行教学整体现状,教学的开放性还不够,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形态还没有很好的形成。要努力把学习转变到有意义的学习之中去,要实现并创新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样式,要把教学过程线性的推进转变成学习模块整体的推进,要让教学融入进现代信息的大环境中,突破学习的课堂界限,进入更广泛地、便捷地、深入地交流空间。
        经过几年的坚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做的努力,使得我所教班级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和语文能力有明显的进步,课外阅读和积累方面也明显超出同龄的孩子,部分同学已能出口成章,出口有诗;作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旁征博引。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在文学积淀、文章修养和文风、情趣风格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1-10-08 09:25:1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