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早期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好处

发布者:刘艳     发布时间:2016-12-07 浏览数( 0)

    目前,许多家长和教师过分强调幼儿在语言、计算方面的发展,认为孩子只要多识字、会数数、能做题,就是聪明的好学生。其实不然,幼儿教育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早期从艺术教育开始着手,对今后幼儿全面成长和发展都有好处。

好处1: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美术教育可提高幼儿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使幼儿从小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好处2:幼儿流露情感的“符号”
  幼儿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喜欢涂涂画画,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幼儿时期心理发展的一大特点便是自我中心,他们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客体上,使僵死的无机世界生命化。如他们把玩具当作自己的孩子,为它穿衣和它说话。这种移情作用为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而美术活动则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成为他们喜爱的活动。幼儿用绘画或手工这种外在符号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因自我肯定而产生的愉悦。

好处3:培养手、眼、脑协调运作
  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认为,现在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即所谓的“全脑思维”。艺术创作就是一个手、眼、脑并用的过程,需要幼儿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手操作工具和材料去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幼儿在创作中通过心理操作和实际操作,把自身对美的感受转达给他人。如执笔、画线、涂色、捏泥、折纸、剪贴等,这种手、眼、脑并用的心理操作和实际操作,促使其手部小肌肉群逐渐发展成熟,使手、眼、脑逐渐协调一致,同时,也使他们对使用多种艺术工具和材料变得游刃有余,对线条、色彩、空间、构图等艺术形式语言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对形式美的领悟也渐趋深入。

好处4: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艺术创作是儿童建立自信心的最好途径之一,他们在创作中获得自由快乐的体验。创作离不开儿童的个性而独立存在,从幼儿绘画的内容也能反映出其不同的个性。如喜欢画凶猛野兽、打仗的幼儿,个性中攻击成分多,而喜欢画蓝天、白云、小鸟、小兔的幼儿,则常是非攻击性的。老师可通过幼儿的作品和创作过程来发现每个幼儿独特的个性,并通过美术教育来促进他们健康个性的形成。

好处5: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
  幼儿在从事艺术创作时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到互补作用,有助于智力发展。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视觉去感知事物的形状、比例、色彩等,观察力得到很好锻炼和培养。幼儿往往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去创作,这样在画的过程中记忆力也得到锻炼,幼儿的注意力一般较弱、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而创作活动无论从内容、过程到结果都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有效地增强幼儿的注意力。
  艺术创作能有效地催发幼儿的想像力,激起他们种种美妙的联想;创作活动较自由,它不受客观自然规律的限制,能使人超越时间和空间、有生命与无生命、现实和幻想种种限制,从而为想象和创造提供广阔天地,用一种现实化,形象化、具体可见、可闻的形式,使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借助艺术媒介表达出来。

好处6:有助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
  美国科学家斯佩里博士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明确,每一半球的功能独立、完整、又相互配合。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艺术活动主要由大脑右半球支配,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将有助于他们大脑的健康、协调发展及大脑右半球潜能的开发。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若在这一时期只注重教他们识字、计算,而不注意对他们视觉空间能力的培养,便会阻碍他们大脑右半球的发育。而如果适当地多让幼儿参加艺术创作活动,则对其大脑的健全发育起到促进作用。艺术教育所培养的空间知觉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不仅为智能健全的人所必需,且对于左脑语言功能也有促进作用。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