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幼儿观察记录与评价幼儿的方法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您常用的幼儿观察记录与评价幼儿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您运用的哪种幼儿观察记录与评价幼儿的方法最有价值。

备注: 
1)希望将常用的观察与评价的方法罗列清楚。
2)希望有列举实例。
3)希望对最有价值的方法说明理由。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图文结合,适当加入活动过程中的照片。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耿老师

幼儿观察记录与评价幼儿的方法

提交者:学员马芙梅    所属单位:金川区萌萌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6-10-14    浏览数( 3 )

我在工作中常用的幼儿观察记录与评价幼儿的方法
1. 样本描述法:这种记录的方式很简单,不需要使用特别的表格或辅助的工具。记录的内容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提供了丰富、详细而且顺序过程非常清楚的描述。
例如在研究小班幼儿区域游戏指导策略时,我则采用了样本描述法,跟踪了幼儿在不同区域活动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并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让观察所获得的内容能对幼儿的行为提供原始、清楚的记录,这样可以从中了解观察时间内幼儿行为的原因及其受到环境影响的情形,并做出细致的分析,以便更好的为小班年龄的孩子们做好更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区域活动。
2.日记法:日记法针对个别小朋友或团体进行长时间、反复性的记录,以了解小朋友身心发展的情形,是一种纵贯式的记录方法。
3.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是使得观察记录较为简短容易的方法。观察者只要认为重要的或觉得有兴趣的幼儿行为,都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来。记录的时间通常是在行为的事后,正由于它的简单方便和事后记录,非常适合一般家长和教保人员的使用.轶事记录所得数据,不像样本描述法那么详细丰富,但它往往能掌握重点,记录到精要的数据。
4.时间取样法:时间取样作为研究者的使用,是一种实用且有效的方法,当然教保人员在适当的观察训练后也可以发展成为自身观察幼儿有利的工具。在特定的时间内定出较短的观察时距,并事先对所欲观察的行为分类并定义明确,如此可获得量化的数据。此法能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数据,但无法得知观察时间内影响幼儿行为的原因和过程。
5. 档案评估法。为幼儿活动记录或各幼儿活动整理记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被研究对象,如实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并对研究对象行为记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改进教育行为的一种方法。档案评估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它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兼容了多种具体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
6.事件取样法:针对幼儿特定行为的观察记录。对于幼儿的特殊行为或事件,例如,幼儿的争吵、打架、合作等发生频率较低的行为,所设计的观察法。

事件取样法对所要观察的行为要先界定清楚,观察者一 经判断的幼儿发生了合作行为,即开始记录,一直到行为结束为止,因此记录的内容乃依事件为主,详细忠实地记录该事件。它所关心的是事件自身的特征,而非像时间取样关心的是事件是否存在。

我在工作中最常用的是:日记法

幼儿观察记录
 时间:2016年12月
地点:教室
人物:钱增浩
具体记录:
一天上午我上完美工课之后,清理彩笔的时候发现有一盒里少了两支,于是我就举起盒子问:“小朋友们,这盒里面少了两支彩笔,小朋友们找一下,看看地上有没有?小朋友们都积极地去找,结果异口同声地说:“没有。”这就怪了,刚用过就怎么就不见了呢?’我很纳闷。然后我叫小朋友们摸摸口袋,看在不在自己的口袋里,小朋友们还是说没有。这时马欣小朋友大声喊:“老师,在钱增浩包(口袋)里。”我看着钱增浩钱增浩连忙说:“不在。”他很委屈地看着我。为了证实,我还是得亲自去看一下,果然在他口袋里,这是第一次,我没有批评他。
后来又有一次,许可芮小朋友哭着喊:“老师,我的手套不见啦!”我就开始查了,就问:“哪个小朋友看到了许可芮小朋友的手套,结果小朋友异口同声说是钱增浩拿了,我去看看他的口袋,真的是他。从这以后我就开始观察钱增浩这个孩子,发现他经常拿油画棒或者玩具,只要是他喜欢的他都想装进口袋带回家。我也没有批评他,只是在心里纳闷,为什么钱增浩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呢?


分析原因:
1.孩子还小,自控能力差,看到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东西会忍不隹拿来看看,玩玩,无意识的就揣进了自己的口袋,这样就成了一种习惯。
2.三岁左右的孩子分不清物主所属关系,认为自己喜欢的就可以拿;他认为学校跟家里一样,自己想要的东西都可以随便拿。
3.钱增浩家里有两个姐姐,在家人的传统观念中,比较重男轻女,或者都偏爱小的,大人处处以小为中心,导致吴枫在家或是学校处处以自我为中以,他以为学校和家里一样,只要自己喜欢,别人都让着他,导致他有这种行为。
4.学校里的东西恰恰是他家里所没有的,他有强烈的占有欲望,希望可以带回家玩。


措施:
1.单独和他沟通交流,了解他心里的真正想法,并告诉他这是幼儿园里的东西,不能带回家。
2.如果孩子一时改不了这个习惯,就给他时间慢慢地改变,可以用一种方式对他说:”如果你喜欢,你今天带回去玩,但你明天必须带回学校还给老师,这样让他有个缓冲的心情和想法。
3.单独与家长沟通,用委婉的语言提示家长,比如说:钱增浩好喜欢幼儿园里的XX东西,他玩过之后想带回家玩,但我怕影响了孩子的习惯,就没让他拿。家长听了自然会明白,也会配合教育好孩子。
4.当他还回东西之后,在集体幼儿面前加以表扬,让他懂得怎么样做才是对的;在学校多表扬那些行为优秀的孩子,鼓励钱增浩也向他们学习。


效果检测:经过家园共育,钱增浩确实改掉了这个不好的习惯,他不再拿别人的东西或学校的东西了,当他捡到东西时也会主动交给老师,说:“老师,那不是我的。”钱增浩这种改变值得表扬,我也很高兴。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老师评语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