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2-20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每篇成果提交得5分,被批阅为“优秀”加5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1分,“不合格”不加分,未提交不得分。满分10分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黄虹    所属单位:歙县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2    浏览数( 0 )

论古典诗词在作文中的创造性运用

 

新课程标准提倡“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重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重视知识与能力整合”,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贯彻这一理念,古典诗词在作文中的创造性运用——可以说是“提高文化品位”,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的一次小小的尝试。

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作文)要正确地处理好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创造,也是一个必然的活动。并且,创造是目的,模仿既然只是个学习过程,不是目的,就不能以教学生会模仿为满足,而要不断地从模仿之中跳出来,把学到的好东西化为自己的,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去活用。”[1]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这样的话:“带领学生学习古往今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写成的佳作,犹如身入胜境,在无数瑰丽璀璨的珠宝中观赏遨游,美不胜收。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表现力,那怕一首小诗小词,也有无穷的趣味。”可见,古典诗词是能够产生趣味、产生意韵,如果把它们创造性的运用到作文中去,我们的作文将会熠熠生辉!

对古典诗词的创造性运用,并非空穴来风,早有大家亲身操作过,王国维就是其中之一。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词作者要表达的无非是高洁志行或缠绵情思。然而,静安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巧妙地将三句话分别从原词中提取,结合自身感受巧妙的表达了古往今来作学问有成就者所经历的三种境界,构成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组合,可算是古典诗词创造性运用的典范。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一篇文章如果能行云流水般地引典援诗,一定会平添一份古色之美和意韵之美因为传唱千年的诗词经典是古人情思的结晶,更是经历了历史风花雪月的奇葩,引用之,咏诵之,则是穿越时空的接触和对话,是今人与古人爱跟爱的交流,情和情的融汇,心与心的碰撞。纵观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古诗词功底深厚,在作文中不失时机地对古典诗词进行创造性的运用通过考场作文向阅卷老师展示了写作才华,获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那么,我们在作文中如何创造性的运用古典诗词呢?

  1. 化用诗词定基调。

    郑板桥说过“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巧妙化用古诗词中的名句为标题,能够彰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使作文“万绿丛中一点红”,吸引读者的眼球,扣住读者的心弦。如

    《莫把情云遮慧眼》(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化用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

    《怎一个“情”字了得》(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词中的诗句“怎一个愁字了得”)

    《忙兮忙兮奈若何》(2004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化用了项羽《垓下歌》中的诗句“虞兮虞兮奈若何”)。

    200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上海高考作文的话题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上面这些题目的精彩之处是,既显示了作者对话题内容的把握,又富有诗意,让人眼前一亮,顿感作者文化积淀深厚。

  2. 化用诗词显境界。

    不直接引用诗句,而是把诗句有机的融为作文语言的一部分,这样,诗已经不再是诗,而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随之改变的就是,作者的语言也成了诗化的语言,寥寥数句,便可境界全出。高考满分作文不乏其例:

    “透过这副眼镜看路人疏客,败柳残絮,枯藤老树,流水落花,地衣红皱。(《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2003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

    这句妙语惊言同时引用了下列诗句:

    “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泪,丹路人愁。”(岑参诗)

    “别后经年两不闻,谁期今日凤临门。 愧无兼味延疏客,幸有清茶奉故人。 旧事重提频捧腹,心声尽吐每亲身。 夜来还作对床语,更鼓遥传窗色深。(席慕容《相逢》)

    “人去远,纵凝眸,也难留。断鸿声里,败柳残烟,离影孤舟。(《诉衷情登楼》)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李煜《浣溪沙

    “红皱晒檐瓦,黄团挂门衡。(孟郊和韩愈的《城南联句》)

    把通过戴上有色眼镜看到的不同情景同“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关系结合起来,句句化用,韵味无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正如王国维评价稼轩《贺新郎》词(送茂嘉十二弟)云“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2]

  3. 运用诗词定中心

用诗文做中心句,是人们乐于接受的一种行文方式,如果你把中心句用诗文来表述出来,更能让人美的享受中接受你的观点。如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把毫无思想感情的桃花看作笑春风而发出感慨,恐怕缘于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对于桃花的认识,也出于爱屋及乌而有所专属。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乏感情因素的。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卷帘人与李清照的认识为何悬殊,我想,应该归结为两人的经历、身份以及感情的把握不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悬殊,才得以造就伟大的词人。

这篇文章中的几段用大家熟知的诗句作为中心句,言简意赅、生动鲜明的体现了“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主题。

  1. 运用诗词阐主旨

    文章中恰好处地化用、引用一些诗词是提升文章内蕴和增加语言的文学性的可靠途径,同时也能够深刻有力的阐明文章的主旨。如2005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圆润锋芒》:

    “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吴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范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而才华横溢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

    作者在文中化用、引用众多名人诗句,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语言色彩,而且“上下相接,若继踵然[3],增强文章的语言气势,集中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使文章立意清楚明确

    创造性的运用古典诗词,能使我们作文中的语言如“昆山玉碎”,如“芙蓉泣露”,既有音韵之美,又有丰富的内蕴。

    古典诗词在作文中的创造性应用立足于新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基础上,使语言富有文采,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从而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的表达。但无论是化用还是直接引用古典诗词,都需要我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对古典诗词的创造性运用,要做到自然天成,不显斧凿之痕,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孔子云“情欲信,辞欲巧。”信,就是真实;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4]我们必须在写作中杜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也不能故做多情,为文选情。作文只有惟真情而发,才能感动自己,进而感动他人,唤起读者的共鸣。

    2、文章中的词语是为表达文章内容而选用的,其思想内容又是通过词语来表现的,所以引用古典诗词名句要在文章的关键处,且不可随处乱用,也不可滥用,否则就会造成辞藻的华丽,内容的贫乏。

    古典诗词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有个性、有创意”的运用古典诗词,可以展现语言魅力,彰显文章底蕴,“提高文化品位”,使文章平添出一份典雅之美和意韵之美,这无疑是作文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如果学生们在平时的阅读当中大量的积累古诗词,并把它们创造性的运用到作文中去,相信他们的作文水平一定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